[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三电极电化学实验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32620.4 | 申请日: | 2018-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1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于海峰;张越锋;梁鹏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塔里木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 地址: | 8433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轨 电化学实验 电极固定架 固定装置 三电极 底座 本实用新型 滑动连接 电解池 反应池 可调式 电化学技术领域 弹性夹持块 底座侧面 底座顶部 有效解决 圆心径向 电极 滑动 传统的 弹簧夹 伸缩杆 池盖 卡接 竖梁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调式三电极电化学实验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电极固定架和电解池;底座顶部设有4个相互垂直且从圆心径向分布的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安有弹性夹持块,底座侧面设有水平的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电极固定架为“L”形且用于固定三个电极,其中两个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上,另一个固定设于底座上且位于两条滑轨下方,电极固定架的竖梁上设有面向底座的第四滑轨,第四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端部带有弹簧夹的伸缩杆,电解池包括反应池以及与反应池卡接的池盖。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传统的三电极电化学实验固定装置因为操作繁琐以及固定不当而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问题,操作简单,结构合理,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式三电极电化学实验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电化学是研究电和化学反应相互关系的科学。电和化学反应相互作用可通过电池来完成,也可利用高压静电来实现(如氧通过无声放电管转变为臭氧),二者统称为电化学,后者为电化学的一个分支,称为放电化学。由于放电化学有了专门的名称,因而,电化学往往专门指“电池的科学”。
电化学是研究两类导体形成的带电界面现象及其上所发生的变化的科学。如今已形成了合成电化学、量子电化学、半导体电化学、有机导体电化学、光谱电化学、生物电化学等多个分支。电化学在化工、冶金、机械、电子、航空、航天、轻工、仪表、医学、材料、能源、金属腐蚀与防护、环境科学等科技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当前世界上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如能源、材料、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等都与电化学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关联在一起。
所有电化学体系至少含有浸在电解质溶液中或紧密附于电解质上的两个电极,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有必要采用隔膜将两电极分隔开。电极是与电解质溶液或电解质接触的电子导体或半导体,为多相体系。电化学体系借助于电极实现电能的输入或输出,电极是实施电极反应的场所。一般电化学体系分为二电极体系和三电极体系,用的较多的是三电极体系。相应的三个电极为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其中工作电极又称研究电极,是指所研究的反应在该电极上发生,通常根据研究的性质来预先确定电极材料,最常见的“惰性”固体电极材料是玻碳(铂、金、银、铅和导电玻璃)等;辅助电极又称为对电极,辅助电极用于和工作电极构成回路,从而使工作电极上电流畅通,以保证所研究的反应在工作电极上发生,但必须无任何方式限制电池观测的响应;参比电极是指一个已知电势的接近于理想不极化的电极,参比电极上基本没有电流通过,用于测定研究电极(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极电势,在实验中,根据不同研究体系选择不同的参比电极,水溶液体系中常见的参比电极有:饱和甘汞电极、Ag/AgCl电极、标准氢电极等,常用的非水参比体系为Ag/Ag+(乙腈)。
目前市面上实验室研究用的三电极体系固定装置,多是根据实验需要,首先将电解池固定,然后通过第三方直接或者其他支撑工具将三个电极分别固定于电解池中的一定高度和角度,在需要调节时或者移动时,需要将各个支撑工具分别移开,再进行调整固定,操作繁杂,且由于实验中三电极之间的位置不固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三电极电化学实验固定装置存在的操作繁琐以及固定不当从而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调式三电极电化学实验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式三电极电化学实验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电极固定架和电解池;
底座为圆柱形结构,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为4个且相互垂直,4个第一滑轨均从圆心径向分布,第一滑轨上滑动安装有弹性夹持块,底座的侧壁上水平开设有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塔里木大学,未经塔里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26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