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极式热水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1977.0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9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电方;倪苗君;陈怡超;徐孝明;戴叶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上能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22 | 分类号: | F24H1/22;F24H9/18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胡国平 |
地址: | 312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锅炉 电极 电极式 本实用新型 电极主体 电极杆 零电极 锅壳 电解质 浸入 加热功率 竖向布置 圆柱体状 下端 电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极式热水锅炉,包括锅壳,以及设置于锅壳内且浸入电解质中的相电极和零电极,相电极与零电极之间连接有电源;所述相电极包括电极杆,以及设置于电极杆下端呈圆柱体状的电极主体;所述电极主体上沿着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竖向布置的U形凹槽。本实用新型电极式热水锅炉可有效提高加热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电加热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电极式热水锅炉。
背景技术
电极加热技术是利用介质的导电性,直接将介质加热,具有热效率高,电制热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在大功率电锅炉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电极加热是根据电化学原理,在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电极间的电解质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离子迁移从而产生电流发热,最终实现加热的目的。相电极是电极式热水锅炉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良直接影响着整个锅炉的加热性能。目前,常规的相电极由电极杆以及设置于电极杆下端的电极主体组成。工作时,电极主体与电解质接触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加热功率。为了保证加热功率,通常将电极主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计成弧形结构,从而增大电极主体与电解质的接触面积,进而保证加热功率。然而,采用该种方式增加的加热功率有限,无法满足高功率要求的锅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由此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加热功率的电极式热水锅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极式热水锅炉,包括锅壳,以及设置于锅壳内且浸入电解质中的相电极和零电极,相电极与零电极之间连接有电源;所述相电极包括电极杆,以及设置于电极杆下端呈圆柱体状的电极主体;所述电极主体上沿着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竖向布置的U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U形凹槽等角度分布于电极主体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电极式热水锅炉,通过在相电极的电极主体上开设U形凹槽,可增加电极主体与电解质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加热功率。相同体积的电极,加热功率更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相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中所示:1、锅壳 2、相电极 3、零电极 4、电源 5、电极杆 6、电极主体 7、U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极式热水锅炉,包括锅壳1,以及设置于锅壳1内且浸入电解质中的相电极2和零电极3,相电极2与零电极3之间连接有电源4。以上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点在于对相电极2的改进,以增大加热功率,具体为:相电极2包括电极杆5,以及设置于电极杆5下端呈圆柱体状的电极主体6。电极主体6上沿着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U形凹槽7。U形凹槽7呈条状结构,其竖向布置于电极主体6上。通过在相电极2的电极主体6上开设若干U形凹槽,可大大增加电极主体6与电解质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加热功率。
为了保证加热均匀、稳定,本实施例中,U形凹槽7等角度分布于电极主体6上。
以上所述依据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中记载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上能锅炉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上能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1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网调峰供热的高压电极直热锅炉系统
- 下一篇:一种低氮燃烧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