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补强片连续组装配件、冲压机及贴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1047.5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9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艾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可俐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B21D28/02;B21D43/2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莫杰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强片 组装配件 管孔 冲压机 贴合机 本实用新型 配件本体 托块 截面形状 连续冲压 生产效率 贴合设备 限位结构 高效率 滑动 相符 自动化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补强片连续组装配件、冲压机及贴合机,其补强片连续组装配件包括呈管状的配件本体,配件本体的管孔截面形状与补强片的形状相符,在管孔中设置有一托块,托块通过限位结构限位于管孔内并沿管孔轴线滑动;冲压机和贴合机均基于该补强片连续组装配件的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高效率的自动化补强片连续冲压贴合设备,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补强片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补强片连续组装配件、冲压机及贴合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补强片与微粘膜的贴合,一般为将补强片冲压呈整卷,并利用人工将补强片一个个贴合在微粘膜上,这样作业人工效率很低,每小时800-1000PCS补强片,并且人员失误产生不良率也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补强片连续组装配件、冲压机及贴合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补强片连续组装配件,其包括呈管状的配件本体,配件本体的管孔截面形状与补强片的形状相符,在管孔中设置有一托块,托块通过限位结构限位于管孔内并沿管孔轴线滑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托块本体侧面的限位块以及设置于配件本体侧面的限位孔,通过限位块在限位孔内的范围做限位滑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强片连续冲压机,其包括冲压头、补强片连续组装配件和冲压升降装置,冲压头对钢卷进行冲压得到补强片,冲压后补强片置于配件本体的管孔内并以托块作为支撑,托块在冲压升降装置的驱动下,每一次冲压后均下降一个补强片厚度的高度,以使冲压后的补强片叠加在上一次冲压后的补强片之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冲压升降装置包括电机和螺杆,电机驱动螺杆的升降,螺杆带动托块顶针的升降,托块顶针穿过管孔的底部支撑所述托块。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强片连续贴合机,其包括贴合治具、治具压板和贴合升降装置,补强片连续组装配件插设于贴合治具中并保持管孔的顶部开口与贴合治具的贴合表面平齐,贴合表面上平铺有微粘膜,治具压板将微粘膜压固在组装表面上,使管孔内位于顶层的补强片贴合在微粘膜的粘面,每次贴合后,托块均在贴合升降装置的驱动下,上升一个补强片厚度的高度,以使顶层的补强片与顶部开口平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贴合升降装置包括电机和螺杆,电机驱动螺杆的升降,螺杆带动托块顶针的升降,托块顶针穿过管孔的底部支撑所述托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组装配件采用托块作为支撑,使得冲压成型的补强片以叠堆的方式存放在组件配件的管孔内,并通过顶料的方式将叠堆的补强片依次粘附在微粘膜上。
2)连续冲压机通过组装配件,实现连续冲压,冲压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连续贴合机通过组装配件,实现连续贴合,贴合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冲压机和贴合机联合根据冲压贴合工艺,实现高效率的作业,作业效率每小时4000-6000PCS补强片,治具加工精度高,产生不良率很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补强片连续组装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配件本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托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续冲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贴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已经插设有补强片连续组装配件);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连续贴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可俐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可俐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10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PCB板分板治具
- 下一篇:一种FPC全自动贴补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