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功补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30377.2 | 申请日: | 2018-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0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戢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昂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孙静 |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部件 进气口 散热片 散热片本体 无功补偿装置 散热装置 冷却气流 尖角 堆积 本实用新型 方向设置 冷却气体 气流产生 散热效果 逐渐降低 不垂直 壳体 流动 阻挡 阻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功补偿装置,其包括壳体和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所述散热片本体位于所述冷却气流流路上并沿与冷却气流流动方向不垂直的方向设置;分流部件,所述分流部件设置于所述散热片本体朝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所述分流部件朝向所述进气口的端部为一尖角部。该无功补偿装置通过在散热片本体朝向进气口的一侧设置一个端部为尖角部的分流部件,使该散热片在不阻挡冷却气体流动的前提下,通过该分流部件降低散热片朝向进气口一侧的端面对气流产生阻碍,使气流中的灰尘无法堆积在该分流部件上,避免该散热装置由于灰尘在散热片的端部堆积而导致散热效果逐渐降低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功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无功补偿装置(SVG:Static Var Generator)是一种用于动态抑制谐波、补偿无功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它能够对不同大小和频率的谐波进行快速跟踪补偿,SVG可以通过采样负载电流并进行各次谐波和无功的分离,控制并主动输出电流的大小、频率和相位,并且快速响应,抵消负载中相应电流,实现了动态跟踪补偿,而且可以既补谐波又补无功和不平衡。
目前,传统的无功补偿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电器元件以及用于冷却该电器元件的散热装置。其中,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散热装置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在气流进入散热装置形成的区域内时,散热装置的接触端面会对气流产生一定的阻碍,导致气流无法顺畅的流动,同时,空气中的灰尘也容易在该处堆积,造成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逐渐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无功补偿装置的散热效率由于灰尘堆积而逐渐降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无功补偿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无功补偿装置,其包括壳体和散热装置,所述壳体具有一内腔室,所述壳体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壁分别设有一进气口和一出气口,所述进气口、所述内腔室、所述出气口依次连通,以使所述内腔室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并形成一冷却气流流路,所述散热装置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位于所述内腔室,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包括:
散热片本体,所述散热片本体位于所述冷却气流流路上并沿与冷却气流流动方向不垂直的方向设置;
分流部件,所述分流部件设置于所述散热片本体朝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所述分流部件朝向所述进气口的端部为一尖角部。
该无功补偿装置通过在散热片本体朝向进气口的一侧设置一个端部为一尖角部的分流部件,使该散热片在确保气体能够顺畅通过的前提下,降低散热片朝向进气口的一侧端面对气流产生阻碍,从而使气流中的灰尘无法堆积在该分流部件上,避免该散热装置由于灰尘在散热片的端部堆积而导致散热效果逐渐降低的情况发生。
较佳地,所述分流部件沿所述无功补偿装置的高度方向投影至所述壳体的正投影呈三角形。
该结构可以使得分流部件的风阻进一步减小。
较佳地,所述尖角部的顶角为10°-60°。
该角度过大会起不到减阻的效果,而角度过小则会导致分流部件的自身强度低,容易出现变形。
较佳地,所述尖角部的顶角30°。
较佳地,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多个所述散热片,多个所述散热片沿与所述冷却气流流动方向不同的方向间隔设置并且均位于所述冷却气流流路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有供冷却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且每一所述散热片沿所述冷却气流流动方向延伸。
通过间隔设置多个散热片,使冷却气流通过流过相邻两个散热片之间的气流通道并带走这些散热片的热量,从而提高了该无功补偿装置的散热效率。
较佳地,所述气流通道的间距沿所述冷却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变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昂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昂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03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