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慧建筑的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29778.6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4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华;涂志群;朱伟达;张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海世纪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轿壁 套筒 安全气囊 安装轴 发条弹簧 承载 容置槽 锁定件 横杆 挂钩 轿厢 坠落 锁定 本实用新型 收纳 安全性能 电梯技术 活动套接 自然状态 顶盖 锁挂钩 上端 磕碰 解锁 落下 埋入 内壁 缠绕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慧建筑的电梯,包括轿厢,轿厢包括顶盖和轿壁,还包括安全气囊,轿壁的上端设有承载布,轿壁的内侧面设有容置槽,容置槽的内壁设有安装轴,安装轴上活动套接有套筒,安装轴与套筒之间设有发条弹簧,承载布远离横杆的一端固定于套筒上;且发条弹簧自然状态下,承载布缠绕收纳于套筒上;横杆上设有挂钩,轿壁上设有用于锁定和解锁挂钩的锁定件,正常情况下,锁定件会将挂钩锁定,当电梯发生坠落时,受困者解锁挂钩,使得安全气囊落下,受困者将头部埋入安全气囊中以用于保护自己,减少受困者因电梯的坠落而发生头部磕碰的情况,从而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慧建筑的电梯。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电梯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电梯减震效果以及安全防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在目前如智慧社区、智慧办公建筑、智慧学校等的大量出现,对于在这些建筑中配套的电梯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需要在电梯轿厢底部安装减震装置来对电梯进行减震。
虽然减震装置能够实现对电梯的减震。然而,当电梯因事故而发生坠落的事故时,由于其内部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进而对电梯内的人员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慧建筑的电梯,具有提高电梯安全性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慧建筑的电梯,包括轿厢,所述轿厢包括顶盖和轿壁,还包括安全气囊,所述轿壁的上端设有用于承载安全气囊的承载布,所述承载布的一端设有用于展开承载布的横杆;所述轿壁的内侧面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内壁设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上活动套接有套筒,所述安装轴与所述套筒之间设有发条弹簧,所述承载布远离横杆的一端固定于套筒上;且所述发条弹簧自然状态下,所述承载布缠绕收纳于套筒上;当所述承载布展开时,所述承载布与所述顶盖之间形成用于存储安全气囊的储物腔;所述横杆上设有挂钩,所述轿壁上设有用于锁定和解锁挂钩的锁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情况下,锁定件会将挂钩锁定,当电梯发生坠落时,受困者解锁挂钩,使得处于张弛状态的发条弹簧收紧,从而带动承载布收卷至套筒上,从而安全气囊落下,受困者将头部埋入安全气囊中以用于保护自己,减少受困者因电梯的坠落而发生头部磕碰的情况,从而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能。
优选的,所述轿壁的内侧面设有滑槽,所述横杆上设有滑移连接于滑槽内的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与滑块滑移配合,使得横杆随发条弹簧收紧的运动更流畅。
优选的,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的横截面均呈T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使得滑块不易脱离滑槽,提高了横杆滑移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锁定件包括设于轿壁内侧面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螺纹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螺杆,当承载布展开时,所述螺杆的上端可供挂钩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布展开时,将挂钩卡接于螺杆的上端,当电梯发生下坠时,受困者转动螺杆,使得螺杆向下运动,从而螺杆的上端与挂钩脱离,即完成解锁,释放安全气囊,使用方便。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下端设有转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受困者转动螺杆,从而释放安全气囊。
优选的,所述轿壁的内侧面设有安全扶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梯下坠时,受困者可握紧安全扶手,减小受困者身体随电梯的下坠而随处磕碰的损伤。
优选的,所述轿壁的内侧面设有橡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海世纪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海世纪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97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