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枯草芽孢杆菌与木霉菌剂微囊颗粒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28736.0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3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束震;王伟;孙善军;孔芳;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旭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25/28 | 分类号: | A01N25/28;A01N63/04;A01N63/02;A01P3/0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材 木霉菌剂 枯草芽孢杆菌 双层壁材 微囊颗粒 双层芯 第二壁 第一壁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 酵母菌 本实用新型 生物细胞壁 实心同心圆 隔离状态 麦芽糊精 双重功效 微囊技术 营养物质 明胶层 制备 微生物 存活 积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枯草芽孢杆菌与木霉菌剂微囊颗粒,属于微生物微囊技术领域,该微囊颗粒包括双层芯材、双层壁材,双层芯材和双层壁材为实心同心圆结构,所述的双层芯材和双层壁材从里到外的排列顺序为第一芯材,第一壁材,第二芯材,第二壁材,第一芯材为木霉菌剂,第一壁材为酵母菌生物细胞壁,第二芯材为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第二壁材从里到外包括麦芽糊精层和明胶层,制备的颗粒具有枯草芽孢杆菌与木霉菌剂的双重功效,且两芯材属于隔离状态,能更好的进行存活和营养物质的积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微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枯草芽孢杆菌与木霉菌剂微囊颗粒。
背景技术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各种不同生活环境中的革兰氏阳性杆状好养型细菌,可以产生内生芽孢,耐热抗逆性强,在土壤和植物的表面普遍存在,同时还是植物体内常见的一种内生菌,对人畜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由于枯草芽孢杆菌生长速度快、营养需求简单,易于存活、定殖与繁殖,无致病性,并可以分泌多种酶和抗生素,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发酵基础,用途十分广泛,木霉菌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真菌,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应用,木霉菌主要用于防治各类植物的土传病害,以及部分叶部和穗部病害。木霉菌不仅能防病,还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营养利用效率,增强植物抗逆性和修复农化污染环境等功能,我国木霉菌剂主要应用于各类蔬菜、林木和玉米土传病害、以及蔬菜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水稻稻瘟病和小麦纹枯的防治,但在应用中如何融入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或与化学防治相协调缺少深入研究。
微囊化技术一般指利用物理、化学以及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将化学物质或生物材料包覆在囊壁材料中,使其缓慢释放甚至控制释放。微囊化具有以下主要优势:1)保护敏感的有效成分,减少空气、光等环境因素的影响;2)其常见状态为干粉或微囊悬浮剂,溶剂用量相对较少,可降低环境压力及减少资源浪费;3)可显著降低对高等动物、非靶标生物等的毒性;4)可延缓芯材释放,延长持效期;5)可减少或掩蔽不良气味等。通过微囊化技术可以很好制备出具有缓释性能的多功能微囊颗粒。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枯草芽孢杆菌与木霉菌剂微囊颗粒,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与木霉菌剂微囊颗粒,包括双层芯材、双层壁材,双层芯材和双层壁材为实心同心圆结构,所述的双层芯材和双层壁材从里到外的排列顺序为第一芯材,第一壁材,第二芯材,第二壁材,所述的第一芯材为木霉菌剂,所述的第一壁材为酵母菌生物细胞壁,所述第二芯材为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所述的第二壁材从里到外包括麦芽糊精层和明胶层。
优选的,所述实心同心圆的直径为0.2-0.5mm。
优选的,所述第一壁材的厚度为0.15-0.25μm。
优选的,所述麦芽糊精层的厚度为15-25μm,所述明胶层厚度为10-20μm。
优选的,所述第一芯材和第二芯材还包含有培养基,且第一芯材的量是第二芯材的 0.3-0.5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枯草芽孢杆菌与木霉菌剂作为微囊颗粒的芯材,制备的颗粒具有枯草芽孢杆菌与木霉菌剂的双重功效,且两芯材属于隔离状态,能更好的进行存活和营养物质的积累。
2.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壁材采用双层壁材结构,提高整个颗粒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防止颗粒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挤压而导致芯材的流失,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枯草芽孢杆菌与木霉菌剂微囊颗粒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旭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旭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87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红菌素光敏剂微囊颗粒
- 下一篇:一种热风烘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