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OVD烧结效率并延长引杆使用寿命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28509.8 | 申请日: | 2018-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7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沈小平;崔德运;向德成;何炳;贺程程;谈悠儒;满小忠;朱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鼎光棒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37/014 | 分类号: | C03B37/0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成运 |
| 地址: | 21523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引杆 隔热单元 限流板 预制棒 限流 本实用新型 连接耦合 烧结效率 使用寿命 转接 隔热板 疏松体 转接头 原材料气体 插销连接 抽风单元 上下对应 烧结成本 有效减少 烧结 高温区 石英环 隔热 变细 拉伸 两层 消耗 | ||
本实用新型创造提供了一种提高OVD烧结效率并延长引杆使用寿命的装置,包括设置在引杆与预制棒疏松体之间的限流隔热单元、以及对应限流隔热单元设置的抽风单元;限流隔热单元包括安装在引杆下端的连接耦合器,该连接耦合器下端的连接头上连接有转接头,在转接头的底部通过插销连接预制棒疏松体;所述转接头上设置有上下对应的两层限流板,此两限流板之间设有石英环;所述转接头上设有隔热板。本实用新型创造中,通过双层的限流板和隔热板,有效的隔热,使引杆远离高温区,最大限度的避免引杆在高温下被拉伸变细。并且,有效减少了原材料气体的消耗,缩短了烧结时间,降低预制棒的烧结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光纤预制棒研发和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OVD烧结效率并延长引杆使用寿命的装置。
背景技术
OVD预制棒疏松体的烧结是预制棒制备过程中最最重要的一个工艺环节,该过程直接影响到光纤预制棒及光纤各种质量指标,包括预制棒直径均匀性、气泡气线缺陷、光纤损耗等。
OVD烧结的工艺原理是在1500℃的高温环境下脱水、烧结最终形成透明的玻璃预制棒。所谓脱水,是指硅烷醇-氢键合基(Si-OH)与氯气(Cl2)反应,生成玻璃微粒,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2Si-OH+Cl2→SiO2+2HCl↑
OVD烧结的工艺过程:硅烷醇-氢键合基(Si-OH)与氯气(Cl2)反应,在高温环境下生长为玻璃微粒,随着He和Cl2从炉心管底部不断的涌入,在抽风的作用下,OVD沉积的疏松体逐渐进入高温区,通过控制转速和进棒的速度,生成的HCl气体不断的被抽风吸出,He小分子通过颗粒之间的间隙不断的把热量从疏松体表层带至芯层,颗粒之间的小气泡不断的溢出,最终形成完全透明的光纤预制棒。
因此光纤预制棒烧结成本受烧结炉的以下几个性能影响:
(1)烧结后预制棒有效长度。疏松体进入烧结炉后,逐渐从脱水区进棒到烧结区,而疏松体的把棒直径偏细,长时间在高温区容易被拉伸变细,存在很大的风险,所以烧结结束时,部分疏松体未完全玻璃化,因此合理的设定进棒位置,提高完全烧结透明区的长度,有利于节约成本。
(2)烧结时间控制。预制棒疏松体在烧结炉经过脱水、烧结形成透明的光纤预制棒。工艺气体包括Cl2和He,Cl2气体有毒性,需要控制抽风压力,保证疏松体可以完全脱水同时无Cl2泄露。He分子较小有利于将热量扩散至疏松体芯层,He价格昂贵。此外通过控制抽风压力,保证烧结炉内无残余的气体且维持炉内温度和压力波动较小。因此在保证预制棒完全烧结的前提下,缩短烧结时间可以减少原材料气体的消耗,节约烧结成本。
(3)烧结引杆的使用寿命。引杆使高纯石英玻璃管,由于其精度、同心度要求较高,价格昂贵;长期高温负重使用不断被拉伸并报废,所以需要频繁更换。其结果不但影响生产的效率,还会增加光纤预制棒得生产成本。
由上可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需要缩短烧结时间、延长引杆的使用寿命,同时需要设计合理的设定烧结温度和原材料气体的流量。然而传统的烧结设备结构只有在炉口有一块石英盖板,由于在烧结的高温环境下,引杆进入高温区容易被拉伸变细,需要更换新的烧结引杆,需要时间安装、检查、测试,减低了烧结效率;烧结引杆价格昂贵,频繁增加了生产成本;通入炉内的He、Cl2气体大部分随着抽风被抽走,He价格昂贵,增加了生产成本,Cl2有毒泄漏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大量的热量随着抽风不断的被抽出,增大了发热体的负载,延长了烧结时间。增加了抽风系统的负载,增大了光纤预制棒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提高OVD烧结效率并延长引杆使用寿命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鼎光棒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鼎光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85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