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向机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25105.3 | 申请日: | 2018-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3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 发明(设计)人: | 杜晓阳;张华;魏巍;李秀峰;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一机集团宏远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B9/04 | 分类号: | G09B9/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方向盘手柄 转向机构装置 弹簧轴座 回位弹簧 转动内筒 电位器 调整杆 回位螺栓 转向机构 方向盘 回转 模拟训练系统 人机交互操作 模拟器 本实用新型 电位器支架 万向节传动 弹性形变 角度传递 运动场景 轴用挡圈 回转力 可测量 万向节 铜套 外筒 施加 驾驶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向机构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测量旋转角度的方向盘转向机构,用于驾驶类模拟器进行人机交互操作的模拟训练系统方向盘回转,一种转向机构装置包括方向盘手柄、调整杆、转动内筒、外筒、回位弹簧、回位螺栓、铜套、轴用挡圈、弹簧轴座、万向节、电位器和电位器支架。驾驶员旋转方向盘手柄后,经调整杆传递到转动内筒,带动回位弹簧产生弹性形变,当施加方向盘手柄上的力减少或消失后,回位螺栓通过回位弹簧给予弹簧轴座回转力,带动转动内筒、调整杆、方向盘手柄回转,同时弹簧轴座与电位器经万向节传动,将转向机构的实时旋转角度传递到电位器中,与运动场景紧密结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向机构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测量旋转角度的方向盘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驾驶类模拟器模拟训练系统进行人机交互操作时,方向盘旋转后不可自动回位,与实车操作不一致,并且不能准确实时的显示模拟场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机构装置,在左右旋转后可自动回位,并且通过电位器测量旋转角度。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转向机构装置,包括方向盘手柄、调整杆、转动内筒、外筒、回位弹簧、回位螺栓、铜套、轴用挡圈、弹簧轴座、万向节、电位器和电位器支架。方向盘手柄与调整杆连接,调整杆与转动内筒连接,外筒和电位器支架固定连接,电位器一端设轴,轴穿过电位器支架通过万向节与转动内筒连接,铜套和轴用挡圈安装在外筒内并套在转动内筒上,铜套和轴用挡圈与外筒间隙配合,弹簧轴座与转动内筒一体成型并安装在外筒内,回位弹簧缠绕在转动内筒靠近电位器的一端,回位弹簧两端头连接在回位螺栓上,回位螺栓固定在转动内筒上。
本实用新型转向机构装置还可包括限位螺栓,转动内筒靠近弹簧轴座处沿径向开通孔,对应外筒位置沿径向开有槽,限位螺栓穿过外筒和转动内筒能在外筒开有的槽内径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现方向盘手柄角度旋转后检测旋转角度并自动回归初始位置,结构简便,操作真实感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形图;
图2是图1的半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转向机构装置,包括方向盘手柄1.1、调整杆1.2、转动内筒1.3、外筒1.4、回位弹簧1.6、回位螺栓1.7、铜套2.1、轴用挡圈2.2、弹簧轴座2.3、万向节2.4、电位器2.5和电位器支架2.6。方向盘手柄1.1与调整杆1.2通过螺钉连接,调整杆1.2与转动内筒1.3通过销连接,调整杆1.2长度可调。外筒1.4和电位器支架2.6固定连接,电位器2.5一端设轴,轴穿过电位器支架2.6通过万向节2.4与转动内筒1.3连接。铜套2.1和轴用挡圈2.2安装在外筒1.4内并固定在转动内筒1.3上,对转动内筒1.3起支撑作用,铜套2.1和轴用挡圈2.2与外筒1.4间隙配合。弹簧轴座2.3与转动内筒1.3一体成型并安装在外筒1.4内,弹簧轴座2.3和外筒1.4侧壁组成围挡回位弹簧1.6的空间,回位弹簧1.6缠绕在转动内筒1.3靠近电位器2.5的一端,回位弹簧1.6两端连接在回位螺栓1.7上,回位螺栓1.7固定在转动内筒1.3上。
驾驶员施加在方向盘手柄1.1的旋转力经调整杆1.2传递到转动内筒1.3,弹簧轴座2.3带动回位弹簧1.6发生弹性变形,随着驾驶员施加在方向盘手柄1.1上的力的减小或消失,通过回位弹簧1.6给予弹簧轴座2.3回转力,依次带动转动内筒1.3、调整杆1.2、方向盘手柄1.1回转。同时弹簧轴座2.3与电位器2.5经万向节2.4传动,将转向机构的实时旋转角度传递到电位器2.5中,与运动场景紧密结合。
其中回位弹簧1.6随弹簧轴座2.3向左与向右转动均可弹性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一机集团宏远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一机集团宏远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51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