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艾条夹持钳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25095.3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4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程元辉;肖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重庆萃智邦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1 | 代理人: | 高姜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右钳臂 右钳柄 左钳臂 左钳柄 长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 艾条夹 夹持艾条 上端 夹持部 艾条 夹持 铰链 医疗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艾条夹持钳,包括左钳柄和右钳柄,所述左钳柄与右钳柄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左钳柄、右钳柄的上端分别连接有左钳臂、右钳臂,所述左钳臂的内侧设有至少两个沿左钳臂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Ⅰ,所述右钳臂的内侧设有至少两个沿右钳臂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Ⅱ,任一所述凹槽Ⅰ与位于同一高度的凹槽Ⅱ配合形成用于夹持艾条的夹持部;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夹持多根艾条节省医疗时间,提高艾热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医用艾条夹持钳。
背景技术
艾灸是利用燃烧的艾条产生的艾烟刺激体表穴位或者特定部位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中医疗法,其产生于我国远古时代,作用机理和针灸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其治疗方式在国内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对某些指定部位,例如胸腹、腰、肩颈等位置进行艾灸时,由于需时较长,往往会用到艾灸盒;艾灸盒通过艾火的热力渗透肌肤施于穴位,通过热和能量输入,引起人体“应激反应”,调动经脉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从而疏通脏腑,加速皮肤血液循环,可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温经止痛、平衡阴阳、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人体抵抗力。艾灸时,需要将艾条点燃并放置入艾灸盒中;由于一次疗程需同时放入多根艾条,而现有的夹持钳无法同时夹持多根艾条,不仅浪费医疗时间,而且造成艾条的燃烧间隔过长,浪费了大量艾热。
因此,就需要一种医用艾条夹持钳,能够同时夹持多根艾条节省医疗时间,提高艾热的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艾条夹持钳,能够同时夹持多根艾条节省医疗时间,提高艾热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艾条夹持钳,包括左钳柄和右钳柄,所述左钳柄与右钳柄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左钳柄、右钳柄的上端分别连接有左钳臂、右钳臂,所述左钳臂的内侧设有至少两个沿左钳臂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Ⅰ,所述右钳臂的内侧设有至少两个沿右钳臂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Ⅱ,任一所述凹槽Ⅰ与位于同一高度的凹槽Ⅱ配合形成用于夹持艾条的夹持部;所述左钳柄与右钳柄之间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位于铰链下方。
进一步,沿所述左钳臂的长度方向设置3-6个凹槽Ⅰ,所述凹槽Ⅱ的数量与凹槽Ⅰ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相邻凹槽Ⅰ或者相邻凹槽Ⅱ的间隔相同。
进一步,所述凹槽Ⅰ及凹槽Ⅱ的纵截面均呈弧形。
进一步,所述凹槽Ⅰ及凹槽Ⅱ的表面均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螺纹。
进一步,所述左钳臂及右钳臂均为直线型结构。
进一步,所述左钳柄、右钳柄的下端分别连接有左环圈、右环圈。
进一步,所述左钳柄和右钳柄采用金属制成,且左钳柄和右钳柄的外表面自内到外依次设有酸洗层、防腐层和耐磨层;所述防腐层包括防腐内层和防腐外层,所述防腐内层为环氧树脂涂层,所述防腐外层为磷化膜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艾条夹持钳,凹槽Ⅰ与位于同一高度的凹槽Ⅱ配合形成夹持部,在左钳柄与右钳柄相向运动的过程中,凹槽Ⅰ与艾条的一侧接触,凹槽Ⅱ与艾条的另一侧接触,对艾条形成夹持力以将艾条夹紧;由于具有多个夹持部,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夹持多根艾条,从而节省医疗时间,提高艾热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50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艾灸装置
- 下一篇:热源高低可调式控温艾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