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充电器测试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25043.6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2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沈文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全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器 底座 本实用新型 测试治具 反射板 指示灯 指示灯状态 智能充电器 插口 测试过程 测试盒 观测 充电器技术领域 充电器输出端 自动测试系统 状态指示灯 测试效率 输出端 输入端 插座 治具 直观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器技术领域。目前,对于指示灯和输出端设置在外壳同一侧的这类充电器,当将它们插入测试治具中进行测试时,充电器的状态指示灯朝下,测试过程中难以观测到指示灯的状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充电器测试治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若干个测试盒、供充电器输入端插入的插座和反射板,测试盒上设有插口,充电器输出端通过插口与自动测试系统相连,反射板设置在底座上且与底座相连,反射板用于观测充电器的指示灯状态。本实用新型治具结构简单,能直观地查看各个测试过程中充电器的指示灯状态,测试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具,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充电器测试治具,属于充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充电器在出厂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多项性能参数测试,例如,功能测试、充电指示测试、充电特性测试、额定输出电压测试、额定输出电流测试、短路电流值测试、无负载能量消耗测试、充电容量测试和充电时间测试等等,只有这些测试结果合格,该充电器才能输出至市场销售。
充电器在进行性能参数测试时,一般先将其放入测试治具中,然后将充电器的输出端接口通过测试治具上的插口与测试设备相连。现有一类充电器,如图1 所示,包括外壳,外壳前盖顶端设有指示灯,前盖中部设有输出端接口,外壳底部设有输出端接口。对于这类充电器,现有测试治具单次只能测试一台,由于每次测试前都需要拿取产品插入测试治具和插座,两次测试之间的等待时间长;此外,当充电器插入测试治具时,充电器的指示灯朝下,测试过程中难以观测到指示灯的状态,若测试过程中出现问题,出现指示灯的状态与程序提示框不一致情形时,测试人员无法及时获知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充电器测试治具,以使测试人员在充电器测试过程中能直观看到指示灯的状态,及时获知充电器测试信息。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充电器测试治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个测试盒、供充电器输入端插入的插座和反射板,所述测试盒上设有插口,充电器的输出端插入所述插口后与自动测试系统电连接,所述反射板设置在底座上且与底座相连,反射板用于观测充电器的指示灯状态。本实用新型治具在测试充电器性能时,测试人员可以从反射板的镜片中直接观察充电器的指示灯状态,及时获知测试信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反射板通过铰接方式与底座转动连接,以扩大测试人员观察充电器指示灯的视角。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测试盒个数为4个,测试盒两两对称分布在底座 4的两侧。本实用新型治具单次可以同时测试2台充电器,且两次测试之间无等待时间,测试效率高。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测试盒包括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顶板与两个侧板螺接连接,底板和两个侧板一体成型。只设置两个侧板使测试盒内部形成一个非密闭的空间,一方面可以节省材料,节约成本,另一方面未设置侧板的开口端可以使充电器与测试系统的连接线从盒内部穿过,便于测试台面和连接线的整理,此外,顶板和侧板采用螺接这种可拆卸方式连接,便于将顶板拆卸下来进行 PCB板的安装、拆卸和维修。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顶板上表面设有起限位作用的凹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插座包括插座上盖、插座下盖和旋转插座主体,所述插座上盖上设有上插座孔,所述上插座孔与所述旋转插座主体配合,所述插座下盖上设有下插座孔,所述下插座孔与所述旋转插座主体配合,所述下插座孔的内周设有数个卡槽,所述旋转插座主体的下部外周设有数个弹性卡片,卡片与卡槽配合,所述旋转插座主体的上部外周设有弧形滑块,弧形滑块位于上插座孔下部设置的滑槽中。本实用新型治具采用旋转插座结构,各个插头均能根据附近的空间自由旋转,克服了传统插座上多个大头插头相互干扰而无法同时使用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用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全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全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50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材测试治具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测试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