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储物的装饰墙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24833.2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2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黄馨;黄仲明;杨本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机械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F19/00;A47B81/00;A47B5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2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物柜 容置腔 升降组件 滑轮组 升降绳 装饰墙 储物 墙体 本实用新型 垂直地面 技术要点 建筑装饰 物品功能 装饰效果 侧壁 取放 升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便于储物的装饰墙,其技术要点,包括墙体,还包括第一储物柜、第二储物柜和用于使第一储物柜和第二储物柜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墙体垂直地面的侧壁开设容置腔,所述第一储物柜和第二储物柜活动设于容置腔内,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于容置腔顶端的滑轮组和绕设于滑轮组上的升降绳,所述升降绳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储物柜和第二储物柜,具有装饰效果的同时还具有方便使用者取放物品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便于储物的装饰墙。
背景技术
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承重、围护或分割空间。墙体按受力情况和所用的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承重墙体和非承重墙体。非承重墙体指在建筑物中起次要承重作用的墙体,一般设于室内,除了可用于支撑承重墙体外还可用于分割室内空间。为了让室内环境更加美观,提高居住的舒适度,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适当的对室内的墙体进行装饰。传统的室内装饰墙体是通过在墙体上粘贴绵砖、瓷砖、铝塑幕墙材料等或者在墙面刷建筑涂料来对墙体进行装饰,但是,这类装饰墙体的功能较为单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单位面积的房价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有限空间的充分利用。为了节省室内的空间,具有储物功能的装饰墙应运而生。这类装饰墙不仅起到装饰、分隔室内空间的效果,且可以用于储存物品,减少了室内放置储物柜时所占用的空间,使室内活动空间更大。但是,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将储物柜固定镶嵌于墙体内,当用户使用嵌于墙体内的储物柜顶部或底部的容纳格时,由于身高问题使用较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储物的装饰墙,具有装饰效果的同时还具有方便使用者取放物品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储物的装饰墙,包括墙体,还包括第一储物柜、第二储物柜和用于使第一储物柜和第二储物柜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墙体垂直地面的侧壁开设容置腔,所述第一储物柜和第二储物柜活动设于容置腔内,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于容置腔顶端的滑轮组和绕设于滑轮组上的升降绳,所述升降绳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储物柜和第二储物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升降绳与滑轮组的配合,使第一储物柜和第二储物柜在墙体的容置腔内升降,达到调节第一储物柜和第二储物柜高度的目的,更有利于使用者取放物品。在墙体上设置第一储物柜和第二储物柜,不仅能对墙体起装饰的作用,且使墙体具有储物功能,还减少了储物柜的占地面积,增大了室内的活动空间,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置腔垂直地面的侧壁开设导向组,所述导向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沿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储物柜和第二储物柜靠近导向组的侧壁分别设有与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滑移配合的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第一储物柜和第二储物柜分别通过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在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内滑动,使第一储物柜和第二储物柜升降的过程更稳定,不易晃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均为燕尾槽,所述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均为燕尾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槽和燕尾块的配合使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不易脱离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进而使第一储物柜和第二储物柜升降过程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置腔垂直地面的侧壁从上到下间隔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第一储物柜上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沿容置腔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伸缩槽的开口朝向限位孔,所述伸缩槽内设有用于与限位孔插接配合的限位杆和用于驱动限位杆插入或拔出限位孔的驱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机械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机械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48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