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氨氮畜禽废水中氨氮快速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24770.0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6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曹雷鹏;刘玉环;王晶晶;周婷;黎紫含;阮榕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B01D53/58;B01D53/73;B01D53/79;C01B25/32;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氮 畜禽废水 氨气 氨回收系统 回收系统 高氨氮 铵态氮 废水 生物化学作用 氨分离系统 氨氮排放 氨氮去除 高效回收 高效快速 交替过程 全面回收 溶解平衡 生物治理 系统建设 释放 热水管 酸吸收 耗能 冷热 喷淋 去除 回收率 | ||
一种高氨氮畜禽废水中氨氮快速回收系统,由氨分离系统、和氨回收系统两部分组成。通过生物化学作用破坏废水中铵态氮的溶解平衡,同时采用喷淋的方式将废水与热水管碰撞、在冷热交替过程中促进铵态氮以氨气形式释放出来,并通过氨回收系统实现氨气的酸吸收固定利用,达到快速降低畜禽废水中的氨氮含量,减少畜禽废水后续生物治理的障碍。该系统的氨氮去除率可达到90.86%,达到国家畜禽废水中氨氮排放标准,且氨氮回收率达到95%以上。实现了在短时间内高效快速去除畜禽废水中氨氮含量,并且对释放的氨氮进行了高效回收。该系统建设成本低,耗能少,操作简单,适用性强,氨氮资源全面回收,对周围环境无污染,且可连续性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生态环保领域。涉及高氨氮畜禽废水中氨氮快速回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废弃物产量急剧增加,年产量达38亿吨,其COD及氨氮排放量分别为1049万吨、58万吨,占农业污染源的95%及76%,占全国污染源的45%及25%。畜禽养殖污染已然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成为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造成人居环境脏、乱、差,还严重阻碍着“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因此开发可快速降低畜禽废水中氨氮、浊度及COD含量的技术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意义。
畜禽养殖废水中的COD含量为6000-10000 mg/L,氨氮含量为400-1500 mg/L,浊度为3000-10000 NTU,总磷含量为60-150 mg/L,其各种指标远超过国家关于畜禽废水排放标准(GB18596—2001),其中氨氮高是导致沼液治理困难的核心障碍,很多畜禽养殖企业面临着拆迁或者改建,给养殖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严重阻碍了畜禽养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开发的关于处理畜禽废水的方法有很多,但这些方法耗时较长、成本较高,适用性较小,不能连续性运行,给畜禽养殖户带来很大的困扰,如利用空气吹脱方式回收氨氮(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6430244 A),此方法需要连续吹气,耗能较高,且需要添加脱氨剂(如壳聚糖、树脂等消耗品),成本较大,不适合大规模的养殖企业,此外气提法易提高废水中的CO2的含量;高效膜堆交换废水中液相氨氮(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 202007171 U),其中膜属于消耗品,有使用寿命,成本高,难于清洗。因此开发一种可快速高效回收畜禽废水氨氮的新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氨氮畜禽废水中氨氮快速回收系统,快速回收畜禽废水中的氨氮,同时利用磷酸实现对释放的氨氮高效回收。利用冷热交替、水分子碰撞及真空相结合的技术,破坏氨在水中的平衡而释放氨气,通过磷酸及高塔进行高效回收,从而达到快速回收畜禽废水中的氨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氨氮畜禽废水中氨氮快速回收系统,包括喷淋器(1)、废液处理罐(2)、螺旋热水管(3)、带菌浮球(4)、水泵(5)、废液出口(6)、固体沉淀物出口(7)、废液出水管(8)、pH计(9)、废液进口(10)、碱液罐(11)、碱液进口(12)、热水泵(13)、热交换器(14)、热水罐(15)、自来水进口(16)、温度计(17)、鸟粪磷灰石出口(18)、氯化镁溶液罐(19)、镁盐进口(20)、分流器(21)、出口(22)、多孔板(23)、磷酸进口(24)、高塔(25)、真空泵(26)、循环水冷凝管(27)、导管(28)、安全阀(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47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