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沥青喷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23853.8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2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乃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珠江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16 | 分类号: | H01B13/16;H01B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壳 吸风口 喷淋泵 输料管 罐体 气管 本实用新型 电缆 顶端安装 喷涂装置 电热丝 喷涂头 沥青 表面连接 顶端连接 风机连接 连接箱体 人体吸收 箱体内部 出风口 喷涂料 风机 喷涂 内壁 散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沥青喷涂装置,包括罐体、喷淋泵、输料管、管壳和箱体,所述罐体的右侧连接箱体,所述罐体的顶端安装有喷淋泵,所述喷淋泵上连接有输料管,且输料管的另一端与管壳连接,所述箱体的顶端连接有气管,且气管的另一端与管壳的表面连接,所述箱体内部的顶端安装有风机,且箱体的右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管壳的内壁分别安装有吸风口、喷涂头和电热丝,且喷涂头位于吸风口与电热丝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管壳的内部开始有吸风口,且吸风口通过气管与风机连接,可在对电缆进行喷涂时,防止喷涂料散发在空气中,避免被人体吸收,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涂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缆沥青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在电力电缆的生产中,为了提高电缆的性能,均需要在电力绝缘层加工时增加沥青喷涂层,现有的加工方式为将电力生产线中插入喷涂设备,直接对电缆进行喷涂作业,现有的喷涂装置出现喷涂液四溅的现象发生,导致空气中散发喷涂料,同时不利于不同直径的管道使用,为了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电缆沥青喷涂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沥青喷涂装置,通过管壳的内部开始有吸风口,且吸风口通过气管与风机连接,可在对电缆进行喷涂时,防止喷涂料散发在空气中,避免被人体吸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缆沥青喷涂装置,包括罐体、喷淋泵、输料管、管壳和箱体,所述罐体的右侧连接箱体,所述罐体的顶端安装有喷淋泵,所述喷淋泵上连接有输料管,且输料管的另一端与管壳连接,所述箱体的顶端连接有气管,且气管的另一端与管壳的表面连接,所述箱体内部的顶端安装有风机,且箱体的右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管壳的内壁分别安装有吸风口、喷涂头和电热丝,且喷涂头位于吸风口与电热丝之间,所述管壳一端的四周均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球壳,且球壳内安装有滚球。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部的顶端安装有风机,所述箱体内置有吸收棉。
进一步的,所述输料管的另一端贯穿于管壳的表面,且输料管与喷涂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贯穿于管壳的表面,且气管的另一端与吸风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沥青喷涂装置,通过管壳的内部开始有吸风口,且吸风口通过气管与风机连接,可在对电缆进行喷涂时,防止喷涂料散发在空气中,避免被人体吸收。
2.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沥青喷涂装置,通过弹簧的底端安装有球壳,且球壳内安装有滚球,受弹簧弹力的影响便于固定不同直径的缆线,便于不同管道的使用。
3.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沥青喷涂装置,通过管壳内壁安装有电热丝,在对电缆线进行喷涂后,启动电热丝对管壳内部进行升温,达到快速烘干喷涂料的效果,较为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缆沥青喷涂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缆沥青喷涂装置的管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喷淋泵;3、输料管;4、管壳;5、箱体;6、风机;7、气管;8、吸收棉;9、出风口;10、弹簧; 11、球壳;12、滚球;13、吸风口;14、喷涂头;15、电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珠江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珠江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38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股线线缆导向器
- 下一篇:电缆钢带棍子吊装专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