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负压取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22747.8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3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恩峰;于星玉;赵代利;郭希武;魏锋;陈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齐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袭娜;耿霞 |
地址: | 255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油槽 取样管线 负压取样器 放空管线 高温油品 冷却液 解聚 本实用新型 取样阀 冷却 压力表 快速降温 取样检测 迅速降温 一端连接 温度计 放空阀 放料阀 冷却罐 负压 油品 聚合 浸泡 取出 分析 | ||
本实用新型属于C9解聚高温油品的取样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负压取样器。包括冷却罐和存油槽,冷却罐内设有冷却液,存油槽浸泡在冷却液内,存油槽一端连接取样管线,存油槽另一端设有放料阀,取样管线上设有放空管线,放空管线上设有放空阀,取样管线上设有取样阀,取样阀位于放空管线和存油槽之间,取样管线上还连接温度计和压力表。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能将解聚油品从装置管线上取出,并快速降温分析的高温、负压取样器;通过负压可以将装置中的高温油品方便快捷的抽到存油槽内。高温油品(一般在260℃左右)抽到存油槽后,通过冷却罐内的‑20℃冷却液迅速降温至‑5℃以下,防止解聚单体再次聚合,从而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C9解聚高温油品的取样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负压取样器。
背景技术
高温取样器是一种将高温油品从装置系统中取出的特用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活塞将高温油品从装置系统中吸到油缸内,自然降温后再放出油品进行检测分析,目前市场上通用的高温取样器都是类似工作原理。但在C9解聚工艺中,由于需要对解聚油品进行解聚率分析,这就需要将油品取出的同时,油品必须从260℃迅速降到-5℃以下。如果不能满足这个条件,解聚出的单体会再次发生聚合,从而影响测试结果,而通用高温取样器无法满足这个快速降温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能将解聚油品从装置管线上取出,并快速降温分析的高温、负压取样器,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温、负压取样器,包括冷却罐和存油槽,冷却罐内设有冷却液,存油槽浸泡在冷却液内,存油槽一端连接取样管线,存油槽另一端设有放料阀,取样管线上设有放空管线,放空管线上设有放空阀,取样管线上设有取样阀,取样阀位于放空管线和存油槽之间,取样管线上还连接温度计和压力表。
其中:
存油槽是由一条直径6mm、内径4mm的不锈钢管通过弯曲制成一个盘管样式。
冷却罐的体积为2L,将存油槽装入内部后,填充上冷却液,冷却液为乙二醇冷却液,以便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温、负压取样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1)准备阶段:先将整个取样器放置在-20℃冰柜冷冻室内冷冻,使冷却液(乙二醇)冷却到-20℃,以便对取出的油品快速降温;冷却完毕后,将取样器取样管线端口与真空泵连接,关闭放空阀、放料阀,打开取样阀,将存油槽内抽成真空,然后再关闭取样阀。
(2)取样阶段:先将取样器取样管线端口与需要取样的装置管线连接,连接好后,先打开装置管线上的阀门,并打开放空阀,放空阀连接玻璃烧瓶,用于接收放出的废料,将取样油品先放出一部分后,再关闭放空阀。打开取样阀,利用存油槽内的真空将油品抽入到存油槽内。观察压力表,当压力表指示为零时,取样结束。关闭取样阀和装置管线上的阀门,并打开放空阀,将放空管线和取样阀前端的油品放入玻璃烧瓶内后,再关闭放空阀。将取样器与需要取样的装置管线分离,取样完毕,这时观察存油槽内的油品温度小于-5℃,对解聚测试结果无影响。
(3)放料阶段:将放料阀连接样品瓶,并通过取样管线端口向存油槽内充入一定量的N2,打开放料阀,将所取的油品顶出至样品瓶中,并连续进行三次,将存油槽内的油品放干净。完毕后,关闭取样器上的所有阀门,并将取样器再次放入冰柜冷冻室内,待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负压可以将装置中的高温油品方便快捷的抽到存油槽内。
(2)高温油品(一般在260℃左右)抽到存油槽后,通过冷却罐内的-20℃冷却液迅速降温至-5℃以下,防止解聚单体再次聚合,从而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齐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齐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27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