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澳洲龙虾繁殖孵化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22233.2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0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刘烜;鲍传和;周清妍;桂源;欧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17 | 分类号: | A01K61/17;A01K61/59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郑琍玉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虾苗 孵化 塑料管 亲虾繁殖 收集器 本实用新型 繁殖 龙虾 收集装置 并列固定 周边环境 繁殖期 开口形 交配 雌虾 附着 刷毛 刷状 遗漏 隐蔽 进出口 保证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澳洲龙虾繁殖孵化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亲虾繁殖孵化巢以及虾苗收集器,亲虾繁殖孵化巢由并列固定的多根塑料管构成,塑料管两端开口形成亲虾繁殖孵化巢的进出口,虾苗收集器呈管道刷状,虾苗收集器靠近所述亲虾繁殖孵化巢布置。本实用新型塑料管形成亲虾繁殖孵化巢具有隐蔽功能,繁殖期的雌雄龙虾进入亲虾繁殖孵化巢的塑料管中进行交配,不会被周边环境打扰,有利于繁殖行为的顺利进行;另外塑料管可以形成单一的通道,有利于雌虾驱逐敌人保证卵的正常孵化。虾苗收集器密集的刷毛极大地增加了虾苗的附着面积,使新生的虾苗在最短时间内攀附在虾苗收集器上,从而达到保护虾苗安全,便于人工收集,减少遗漏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工具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澳洲龙虾繁殖孵化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澳洲龙虾具有怕光,喜争斗的习性,一般栖息在海底洞穴中。澳洲龙虾在交尾期,雌雄配对潜伏在岩石的孔隙中。现有的人工养殖方式,并不能为澳洲龙虾提供自然状态下的生存环境,因此人工养殖存在的问题就是:繁殖期澳洲龙虾的产卵少以及虾苗成活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澳洲龙虾繁殖孵化收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澳洲龙虾繁殖孵化收集装置,包括亲虾繁殖孵化巢以及虾苗收集器,所述亲虾繁殖孵化巢由并列固定的多根塑料管构成,所述塑料管两端开口形成亲虾繁殖孵化巢的进出口,所述虾苗收集器呈管道刷状,所述虾苗收集器靠近所述亲虾繁殖孵化巢布置。
进一步,所述亲虾繁殖孵化巢呈多层结构且所述塑料管由底层向顶层数量逐渐减少。
进一步,所述虾苗收集器包括由尼龙丝构成的骨架以及由所述尼龙丝固定且由刷毛形成的虾苗栖息场所。
进一步,所述塑料管长28~32cm、直径9~11cm;所述亲虾繁殖孵化巢顶层距离水面5~8cm。
进一步,所述虾苗收集器长80~90cm,所述尼龙丝在虾苗收集器两端形成便于拎取的提手。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实用新型所述塑料管形成亲虾繁殖孵化巢具有隐蔽功能,繁殖期的雌雄龙虾进入亲虾繁殖孵化巢的塑料管中进行交配,不会被周边环境打扰,有利于繁殖行为的顺利进行;另外塑料管可以形成单一的通道,有利于雌虾驱逐敌人保证卵的正常孵化。
(2)本实用新型所述亲虾繁殖孵化巢呈多层结构且形成金字塔结构,即所述塑料管由底层向顶层数量逐渐减少。该结构可以使亲虾繁殖孵化巢上轻下重,利于亲虾繁殖孵化巢稳定的固定在培育池中,防止亲虾繁殖孵化巢因被水浪打击倒伏而对雌虾产生惊吓。
(3)本实用新型所述虾苗收集器呈管道刷的结构,在使用时,虾苗会聚集在刷毛构成的虾苗栖息场所上,另外密集的刷毛极大地增加了虾苗的附着面积,可以使新生的虾苗在最短时间内攀附在虾苗收集器上,从而达到保护虾苗安全,便于人工收集,减少遗漏的作用。
(4)本实用新型所述虾苗收集器的骨架由尼龙丝构成,所以所述虾苗收集器整体柔软,可以任意摆放。所述尼龙丝在虾苗收集器两端形成提手,便于养殖人员提起来收集虾苗。
附图说明
图1为亲虾繁殖孵化巢结构示意图。
图2为虾苗收集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10-亲虾繁殖孵化巢 11-塑料管 12-进出口
20-虾苗收集器 21-尼龙丝 22-虾苗栖息场所 23-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2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