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备电力变压器故障模拟功能的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21255.7 | 申请日: | 2018-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9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翟树美;吴英杰;吕先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树美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板 装置本体 移动柱 铁芯 油箱 电力变压器故障 本实用新型 伸缩杆固定 模拟功能 试验装置 弹簧腔 伸缩杆 通孔 板壁 顶部内壁 互相垂直 滑动连接 实验过程 实验效率 卡槽 柱体 外部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电力变压器故障模拟功能的试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有油箱、铁芯和固定板,所述铁芯位于油箱的内部,且铁芯的外部套设有线圈,所述固定板与装置本体之间固定连接,且固定板的一侧与油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板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设有两个移动柱,两个移动柱的柱体上滑动连接有伸缩杆固定座,且两个移动柱互相垂直,所述伸缩杆固定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内部设有弹簧腔,弹簧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操作简单,不仅在实验过程中有效的保护了实验人员的安全,还大大减少了实验时间,从而提高了实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电力变压器故障模拟功能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266244.4的一种具备电力变压器故障模拟功能的试验装置,包括电力变压器、与电力变压器相配合的伸缩探测机构、第一线圈绕组、电流监测器、电压监测器和温度监测器,伸缩探测机构包括至少一伸缩臂和至少一与电力变压器相配合的金属探针。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电力变压器常规的过热故障模拟、绝缘故障模拟和机械故障模拟功能,从而为开展电力变压器状态评估及诊断分析研究提供参考。现有技术对于模拟用的伸缩臂不够安全,容易因为变压器高压电流击穿伸缩臂导致实验人员危险和设备损坏,而其使用时由于变压器内部的昏暗也不容易进行准确模拟,而且由于探针才不断试验过程中会受到损坏,容易造成试验数据不准,依次需要进行更换,现有的技术中对探针的更换比较繁琐,这样会大大增加试验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备电力变压器故障模拟功能的试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备电力变压器故障模拟功能的试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有油箱、铁芯和固定板,所述铁芯位于油箱的内部,且铁芯的外部套设有线圈,所述固定板与装置本体之间固定连接,且固定板的一侧与油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板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设有两个移动柱,两个移动柱的柱体上滑动连接有伸缩杆固定座,且两个移动柱互相垂直,所述伸缩杆固定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内部设有弹簧腔,弹簧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卡槽,且卡槽与弹簧腔相连通,所述伸缩杆靠近油箱的一侧设有探针固定座,所述探针固定座的一端设有探针和红外摄像头,所述探针固定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有卡块,且连接块与连接槽相吻合,卡块与卡槽相吻合。
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动柱的柱体上均设有滑孔,且两个移动柱套设在伸缩杆固定座的外部,且伸缩杆固定座与滑孔的连接处设有凹槽,两个移动柱的一端均设有移动底座,通孔相邻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且移动底座位于限位槽的内部,通孔的另外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一端与移动柱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外部设有散热管,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设有油枕、地线接管和绝缘子接头,且油枕的底部与油箱之间设有油管,绝缘子接头与铁芯之间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簧腔的内部设有弹簧块和弹簧,且弹簧的一端与弹簧块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腔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探针固定座的一侧设有电源线插头,所述伸缩杆的一侧设有插座,所述探针固定座的内部设有限号发射器,液压缸的外部设有控制器,且信号发射器与控制器均与电脑终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树美,未经翟树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12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继电保护测试装置
- 下一篇:自动化充电模块老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