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壳锂离子电池成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20178.3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3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旭;王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电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朱林军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连接螺母 钢壳锂离子电池 本实用新型 连接方式 第一极 固定座 连接轴 组连接 母头 通孔 绝缘层 锂离子电池 负极 安全隐患 表面转动 连接效率 螺纹连接 通孔内壁 正极端 柱外壁 极柱 外壁 振膜 外部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壳锂离子电池成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电池,所述第一电池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池,所述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外壁均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端与第二电池的负极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池顶部两侧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有第一极柱,所述第二电池顶部两侧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有第二极柱,所述第一极柱外壁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螺母,所述第一连接螺母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壁表面转动连接有母头连接轴,所述母头连接轴顶部通过第一通孔延伸至第一连接螺母的外部,本实用新型涉及振膜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锂离子电池连接方式过于繁琐,所需成本高,连接效率低,连接方式不够稳定,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壳锂离子电池成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加广泛,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环保等优势,但是锂电子电池单只电压低,在与铅酸电池同等电压的条件下,需要很多的单只锂电池串联更多的电池,就是意味着,组装过程繁琐,成本高,组装工艺要求严格,传统的铜牌链接方式虽然安全稳定性较好,需要先后垫上铜牌、垫片、弹簧片,加螺母拧紧,再加螺丝胶,过程较为繁琐,成本过高,连接效率低,且不够稳定,而且由于铜牌导电,因此在连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设计一种比较合适的连接方式对锂离子电池进行组合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壳锂离子电池成组连接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锂离子电池连接方式过于繁琐,所需成本高,连接效率低,连接方式不够稳定,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钢壳锂离子电池成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电池,所述第一电池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池,所述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外壁均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端与第二电池的负极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池顶部两侧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有第一极柱,所述第二电池顶部两侧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有第二极柱,所述第一极柱外壁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螺母,所述第一连接螺母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壁表面转动连接有母头连接轴,所述母头连接轴顶部通过第一通孔延伸至第一连接螺母的外部,所述母头连接轴位于第一连接螺母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母头连接端,所述母头连接端远离母头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母头连接器,所述第二极柱外壁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螺母,所述第二连接螺母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表面转动连接有公头连接轴,所述公头连接轴顶部通过第二通孔延伸至第二连接螺母的外部,所述公头连接轴位于第二连接螺母外部的一端设置有公头连接端,所述公头连接端远离公头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公头连接器,所述公头连接器内壁与母头连接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均为M10螺纹柱。
优选的,所述公头连接器外壁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公头连接器与母头连接器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公头连接轴和母头连接轴底部均设置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公头连接轴和母头连接轴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均为锂离子电池。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壳锂离子电池成组连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钢壳锂离子电池成组连接装置,通过在第一电池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池,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外壁均设置有绝缘层,第一电池的正极端与第二电池的负极端相连接,解决了现有的锂离子电池连接方式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通过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外部的绝缘层,对电池连接处的保护,防止触电,提高操作中与使用中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电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电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01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负极集流体焊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免折式电池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