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大型锂离子电池的防止UPS误报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19445.5 | 申请日: | 2018-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3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旭;陈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电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4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朱林军 |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壁 大型锂离子电池 铝壳电阻 电线盒 误报警 本实用新型 通风管道 直流电源 底部中间位置 锂离子电池 避免装置 从上到下 错误报警 电线电性 进入装置 散热功能 温度过高 隔离板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大型锂离子电池的防止UPS误报警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电线盒,所述电线盒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一端位于电线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铝壳电阻,所述外壳靠近铝壳电阻的一侧两端均开设有通风管道,所述外壳的内壁远离通风管道的一侧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开关和直流电源,所述铝壳电阻、开关和直流电源之间均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该应用于大型锂离子电池的防止UPS误报警装置,能够有效防止UPS主机错误报警,增加了装置的散热功能,避免装置温度过高影响正常工作,同时能够防止灰尘进入装置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大型锂离子电池的防止UPS误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即不间断电源,是将蓄电池与主机相连接,通过主机逆变器等模块电路将直流电转换成市电的系统设备,铅酸蓄电池长久以来是UPS领域的标配,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也成为它的痛脚,另一方面锂电技术研究的不断突破创新,成本价格的不断下降,其优势也逐渐凸显,与传统铅酸电池相比,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体积小、质量轻、寿命长、使用温度范围宽等优势,锂电解决方案进军UPS电源系统,正逐步改变铅酸电池的独霸格局,未来甚至有望取代铅酸电池,基于锂离子电池本身特性,在搭载锂电池的系统中对锂离子电池充电放电都需要有电池保护装置,在UPS应用中,锂电解决方案同样有锂电保护机制,当锂离子电池组充电达到饱和状态,为防止过度充电,充电保护机制会断开充电线路,UPS主机检测到充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此时势必引起UPS主机报警。若UPS系统中存在这种错误方式的报警,大大降低了整个系统的专业水准,对使用客户而言更是一种极差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大型锂离子电池的防止UPS误报警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组充电达到饱和状态,为防止过度充电,充电保护机制会断开充电线路,导致UPS主机错误报警,同时现有的解决错误报警的装置散热性能不好影响正常工作,装置内部容易进灰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应用于大型锂离子电池的防止UPS误报警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电线盒,所述电线盒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一端位于电线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铝壳电阻,所述外壳靠近铝壳电阻的一侧两端均开设有通风管道,所述外壳的内壁远离通风管道的一侧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开关和直流电源,所述铝壳电阻、开关和直流电源之间均通过电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离板的一侧和电线盒的两侧均开设有槽孔。
优选的,所述槽孔与隔离板和电线盒的侧面均弧线形过渡连接,并且槽孔垂直隔离板的一侧截面为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通风管道的内壁一侧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远离铝壳电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通风管道的内壁一侧靠近铝壳电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外侧通过皮带与转动杆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风管道靠近铝壳电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大型锂离子电池的防止UPS误报警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电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电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194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