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有效减少尿素结晶的柴油发动机用催化消声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17334.0 | 申请日: | 2018-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0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 发明(设计)人: | 高居顺;刘超;宣立鹏;吕志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盈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3/20;F01N13/00 |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刘志毅 |
| 地址: | 264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均流板 连接管 斜筒 混合器 催化消声器 后端盖 前端盖 尾管 隔板 本实用新型 柴油发动机 喷嘴安装座 温度传感器 法兰固定 尿素结晶 同轴设置 有效减少 排气管 圆筒壁 圆筒状 支撑板 侧壁 前部 托板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催化消声器,包括呈圆筒状的外壳和安装于圆筒内的DOC单元、SCR单元、均流板和斜筒,外壳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前端盖和后端盖,DOC单元通过支撑板固定于外壳的前部,SCR单元固定于外壳的后部,均流板设于SCR单元的前方,斜筒固定于DOC单元后方的隔板上,前端盖的外侧设有与圆筒相连通的连接管,连接管通过法兰固定于排气管上,后端盖上设有向外延伸且与圆筒相连通的尾管,SCR单元与均流板之间的圆筒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尾管的上部安装有NOx传感器,外壳的侧壁上设有喷嘴安装座,连接管、DOC单元和SCR单元均与外壳同轴设置,斜筒的末端固定有混合器,混合器的下部与均流板的中下部之间固定有托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催化消声器,尤其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用催化消声器。
背景技术
在柴油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系统中尿素和发动机排放的氮氧化物反应需要一个合适的温度区间。在上述的温度区间内,尿素和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能够充分反应,但是发动机的实际工况所产生的排气温度有时候是低于这个温度区间的,低温下尿素的热解不充分,未热解的尿素在均流板和混合器位置发生撞壁,最后在重力作用下流到外壳的内壁上面,而排气温度升高后由于外壳的内壁面与外界环境温度发生热传导,因此外壳内壁面的温度一直升高不了,沉积到外壳内壁面的尿素析晶而不能热解,随着时间增加这些析出的尿素晶体混杂着排气中的炭烟、油污等最终形成淡黄色的结晶。
尿素一旦结晶,发动机排气管就会部分甚至彻底的堵塞了,还会引起废弃流量的改变,转化率的降低,排气也会受影响。尿素也不能够完全被使用,造成了浪费,尿素喷雾分布的均匀性也会有所影响,最后导致了喷射模块的喷嘴堵塞,高温排气情况下,尿素结晶分解还会产生氨气,污染了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柴油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系统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减少尿素结晶的柴油发动机用催化消声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有效减少尿素结晶的柴油发动机用催化消声器,包括呈圆筒状的外壳和安装于外壳内部的DOC单元、SCR单元、均流板和斜筒,所述外壳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DOC单元通过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前部,所述SCR单元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后部,所述均流板设于所述SCR单元的前方,所述斜筒固定于所述DOC单元后方的隔板上,所述前端盖的外侧设有与外壳内部相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通过法兰固定于排气管上,所述后端盖上设有向外延伸且与外壳内部相连通的尾管,所述SCR单元与均流板之间的外壳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尾管的上部安装有NOx传感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有喷嘴安装座,所述连接管、DOC单元和SCR单元均与外壳同轴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筒的末端固定有混合器,所述混合器的下部与均流板的中下部之间固定有托板。
具体地,通过在催化消声器的结构中添加混合器和托板,使得混合器、均流板与托板形成了一个小容器形状的空间,小容器的开口竖直向上,这就使得混合器成为了整个催化消声器中最容易升温的部件,大部分雾化后的尿素小颗粒碰撞到混合器上面热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催化消声器的结构可使得没有及时得到雾化和热解的少量尿素落在托板上晶体析出,待发动机负载增大,这些落在托板上的尿素析晶会随着发动机排气温度的升高而热解掉,避免了未热解完全的尿素低落到外壳的内部上,从而避免尿素结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DOC单元和SCR单元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衬垫。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更好的保护DOC单元和SCR单元。
附图说明
图1为催化消声器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盈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烟台盈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173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