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家居用电子用品充电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17254.5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2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和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超玲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电池板 蓄电池 柜体 可伸缩式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 电子用品 智能家居 插头 充电柜 蓄电池连接 导线连接 电能储存 电子设备 竖直设置 通风装置 转动设置 可移动 上表面 下表面 移门 太阳能 充电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用电子用品充电柜,包括柜体、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可伸缩式支撑杆,所述柜体的顶部上表面设有放置太阳能电池板的凹槽,所述可伸缩式支撑杆竖直设置在凹槽的底部中间部位,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下表面中间部位设有连接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连接部转动设置在所述可伸缩式支撑杆的顶端,所述蓄电池设置在柜体的内部,且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柜体的一侧设有移门,所述柜体的另一侧设有若干插头,所述插头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本实用新型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可利用太阳能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而后可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并且可移动,四个侧面设有通风装置,顶部可放置太阳能电池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家居用电子用品充电柜。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智能家居的概念起源很早,但一直未有具体的建筑案例出现,直到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将建筑设备信息化、整合化概念应用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佛市时,才出现了首栋的“智能型建筑”,从此揭开了全世界争相建造智能家居派的序幕。
现有技术中智能家居用的电子用品充电柜,功能相对单一,且内部通风效果不佳,经常产生异味,严重影响了智能家居居住的舒适性。
现需要一种智能家居用电子用品充电柜,以期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用电子用品充电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家居用电子用品充电柜,包括柜体、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可伸缩式支撑杆,所述柜体的顶部上表面设有放置太阳能电池板的凹槽,所述可伸缩式支撑杆竖直设置在凹槽的底部中间部位,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下表面中间部位设有连接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连接部转动设置在所述可伸缩式支撑杆的顶端,所述蓄电池设置在柜体的内部,且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柜体的一侧设有移门,所述柜体的另一侧设有若干插头,所述插头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
优选地,所述插头的两侧均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导轨的连接处设有锁扣。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底部等距离设有若干贯穿底部两侧的条形孔,所述凹槽的一端铰接设置有盖体。
优选地,所述可伸缩式支撑杆包括若干钢管,所述若干钢管两两套接形成可升缩式支撑杆,且相邻两个钢管之间的连接处对称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固定螺栓。
优选地,所述柜体中不包括移门所在位置的侧面中间部位均对称设有若干通气孔。
优选地,所述柜体的四个侧面上通气孔的两侧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两侧设有不锈钢挡板。
优选地,所述柜体的底部四个边角上均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上设有锁紧装置。
优选地,所述柜体的侧面上设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柜体的底部对称设置四个蹄脚,所述蹄脚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柜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柜体的底部设有一层防火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超玲,未经陈超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172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起重系统混合能量储能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角度旋式太阳能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