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调蓄隧道排气性能的旋转台阶式竖井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16140.9 | 申请日: | 2018-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2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升;陈毓陵;冯建刚;傅宗甫;孙靖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张丽;董建林 |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筒 竖井 泄流通道 隧道 进水渠 外筒 隔板 排气性能 台阶式 上壁 连通 本实用新型 排气通道 平行设置 导气管 上端部 同心的 下端部 延伸部 外壁 穿过 垂直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善调蓄隧道排气性能的旋转台阶式竖井,包括同心的外筒和内筒、进水渠和调蓄隧道,所述内筒的内部空间为排气通道,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的空间为泄流通道,所述进水渠置于所述竖井的上端部、并与所述泄流通道相连通,所述调蓄隧道置于所述竖井的下端部、并与所述泄流通道相连通,所述进水渠和所述调蓄隧道平行设置、并与所述竖井垂直;所述调蓄隧道的上壁穿过泄流通道延伸至内筒、并与内筒连通,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调蓄隧道上壁的延伸部构成与所述内筒连通的导气管;所述泄流通道内围绕所述内筒的外壁设有若干个旋转台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善调蓄隧道排气性能的旋转台阶式竖井,属于排水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型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地表利用面积不足,地下调蓄隧道系统作为解决城市内涝、调蓄城市雨洪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在调蓄隧道系统中,竖井和调蓄隧道是其两个重要的水力建筑物,受管线通气条件限制,竖井通常需兼顾入流和排气双重作用,调蓄隧道作为主要的调蓄建筑物,当隧道内气体不能有效排出,势必在隧道内形成滞留气团,这一方面影响隧道的调蓄能力,另一方面在水流冲击滞留气团的作用下,可能产生较大的瞬时压力波动,从而对调蓄隧道系统的结构安全造成隐患。因而设计一种高效的、有利于隧道气体释放的竖井体型对调蓄隧道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
目前,现有的调蓄隧道系统入流竖井有直接跌落式、旋转滑道式、旋转台阶式、旋转跌落式、折板式等形式。其中,为充分利用竖井平面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的空间,旋转台阶式、旋转跌落式等入流竖井通常采用内、外套筒的结构形式,利用竖井外筒进行入流,利用内筒进行排气。这种竖井结构具有较好的消能效果、防空化效果,且能充分利用竖井空间提升其下泄流量,但由于竖井外筒与调蓄隧道相接,当竖井下泄流量较大时,调蓄隧道内的气体容易被封堵在调蓄隧道内,使得隧道内的气体释放困难,从而危害调蓄隧道的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改善调蓄隧道排气性能的旋转台阶式竖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善调蓄隧道排气性能的旋转台阶式竖井,包括同心的外筒和内筒、进水渠和调蓄隧道,所述内筒的内部空间为排气通道,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的空间为泄流通道,所述进水渠置于所述竖井的上端部、并与所述泄流通道相连通,所述调蓄隧道置于所述竖井的下端部、并与所述泄流通道相连通,所述进水渠和所述调蓄隧道平行设置、并与所述竖井垂直;所述调蓄隧道的上壁穿过泄流通道延伸至内筒、并与内筒连通,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调蓄隧道上壁的延伸部构成与所述内筒连通的导气管;所述泄流通道内围绕所述内筒的外壁设有若干个旋转台阶。
进一步,所述旋转台阶在周向上为2个圆周。
进一步,每个圆周的旋转台阶为8个台阶,相邻连个台阶的夹角为45度。
进一步,每个台阶的径向方向均指向竖井的圆心。
进一步,所述调蓄隧道的横截面为圆形。
进一步,所述导气管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善调蓄隧道排气性能的旋转台阶式竖井,通过在竖井和调蓄隧道连接段设置导气管,使得竖井内进入调蓄隧道的水流和调蓄隧道内排出的气体分割,竖井水流通过竖井外筒从隧道下层入流,气体从隧道上层通过导气管排入竖井内筒,减少了竖井入流与隧道排气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强了调蓄隧道气体排出的能力,解决了当竖井入流流量较大时,调蓄隧道内的气体难以短时间排出,调蓄隧道入口的水流容易封堵隧道内的气体,使得调蓄隧道容量减小,且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力激荡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161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住宅楼阳台污水截流改造的浮力控制截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发地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