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富集干细胞的脉管支架及其组合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13148.X | 申请日: | 2018-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2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 发明(设计)人: | 翟赞京;储文祥;常永云;李慧武;严孟宁;赵杰;戴尅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脉管支架 干细胞 主通道 富集 组合体 本实用新型 分支通道 立方体形 一端开口 支架本体 分布结构 骨髓血 附着 滤过 内壁 相交 贯穿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富集干细胞的脉管支架及其组合体,富集干细胞的脉管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为立方体形,三个主通道,分别贯穿立方体形相对的三组平面,三个主通道在支架本体的内部相交,分支通道,一端开口于立方体的表面,另一端开口于主通道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的富集干细胞的脉管支架及其组合体,通过脉管支架的主通道和分支通道的分布结构和空隙大小,保证骨髓血在其中的充分滤过,并且有利于干细胞的附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富集干细胞的脉管支架及其组合体,属于骨科植入物领域。
背景技术
由严重创伤、感染、骨不连、先天畸形、骨肿瘤切除等所致的骨缺损是导致此类患者伤残病废的主要原因,也是临床骨科常见的难题之一;其治疗主要依赖有效的骨替代物填充治疗。目前,作为骨缺损治疗金标准的自体骨移植由于存在供骨不足、供区血肿、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诸多并发症,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其他诸如同种异体骨移植、人工骨移植都缺乏良好的成骨能力,很难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近年来,以干细胞为种子细胞、可降解多孔材料为载体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在骨缺损修复中获得了较为可靠地疗效;然而,组织工程技术依赖体外培养获取足够的干细胞,由此不可避免的面临细胞培养带来的污染、染色体突变、成瘤等技术风险及异种血清相关的伦理问题,因此很难实现临床转化。
干细胞富集技术利用干细胞的粘附特性,通过将大量骨髓血从多孔材料中滤过,使得骨髓血中的间充质干细胞直接黏附于材料中,从而实现干细胞富集并直接制备富含大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复合植骨材料。该技术一体化地实现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筛选、富集以及与植骨材料的复合三个过程的整合,无需体外培养,避免了相应的技术风险和伦理问题,并且可于术中快速进行,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临床应用较为成熟的是干耀恺等发明的干细胞富集系统(专利号:CN200710173407.4等)。然而,以传统颗粒状多孔材料(如多孔β-TCP颗粒)作为滤过载体时,血流更倾向于从颗粒间的空隙中滤过,降低了干细胞的粘附效率,使得骨髓血未能充分利用,进而降低了治疗效果;此外,粘附的细胞主要分布于颗粒表层,颗粒中心缺乏足够的细胞粘附,也影响细胞分布的均匀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集干细胞的脉管支架及其组合体,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富集干细胞的脉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为立方体形,三个主通道,分别贯穿立方体形相对的三组平面,三个主通道在支架本体的内部相交,分支通道,一端开口于立方体的表面,另一端开口于主通道的内壁上。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富集干细胞的脉管支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支架本体为正方体形。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富集干细胞的脉管支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设分支通道的直径为d,则主通道的直径b取值范围是:[2d,7.5d]。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富集干细胞的脉管支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正方体各平面的边长,取值范围是:[10d,25d]。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富集干细胞的脉管支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分支通道在立方体平面上的开口,以主通道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周状均匀分布。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富集干细胞的脉管支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分支通道在立方体平面上的开口,以主通道的圆为基准,呈螺旋线状分布。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富集干细胞的脉管支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分支通道内部的开口位于与之开口于同一个平面上的主通道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富集干细胞的脉管支架组合体,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的富集干细胞的脉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富集干细胞的脉管支架,拼接在一起,两个相邻的面之间的主通道和分支通道均相互联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131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