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数控管线油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12205.2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0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锐步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3/38 | 分类号: | F16L53/38;F17D3/18;F17D5/00;H05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 11425 | 代理人: | 李萍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高频电源 输出端 电源控制单元 信号处理单元 温度传感器 自动控制器 导电线圈 加热设备 油加热器 智能数控 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 非侵入式 工业设备 管道加热 流量测量 电连接 启停 能耗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智能数控管线油加热器,其包括自动控制器和多组加热设备;所述加热设备包括中高频电源、导电线圈和多组成对的温度传感器,所述中高频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导电线圈电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器包括信号处理单元和电源控制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源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中高频电源相连,从而控制所述中高频电源启停。所述设备能够单独或同时实现非侵入式的管道加热和流量测量,具有能耗低、适应性广、性能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智能数控管线油加热器。
背景技术
井口采出原油具有较高的粘度,冬季气温较低时容易出现输油管道冻堵,因此,冬季原油生产时需要在井口处对管道内的原有加热降粘,从而使其能够被输送到联合站。
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加热方式包括蒸汽伴热和水浴加热。上述方法中,燃气、燃油炉和电热水套炉是产生热能的主要装置。由于上述装置一般包含回路、热媒回路和换热器回路等众多附属设备,因而其系统复杂、庞大,热惯性大,热滞后性大;并且上述方法属于开环加热,不是以控制原油出口的温度为控制对象,因而热效率低、保温困难、热损失严重。一般而言,如电热水套炉热效率为50%左右,燃气、燃油炉热效率仅为20%左右,能源浪费严重。
与之相对,电加热拥有清洁卫生、热效率高(可达98%)、安全、可调节、系统简便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但是,传统的电加热仅是将热源从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仍存在加热不均匀、升温速度慢、加热不完全等问题,因而难以实际应用于在输油生产。
对于输油管道而言,除了需要控制并监测其温度以利于输送,还需要实施监测管道内的石油流量,从而对石油生产的上下游衔接提供参考。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预先设置的并联于管路上的流量计,其存在维修更换繁琐(一般需要停止送油)和只能监测定点流量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智能数控管线油加热器,该设备从提高油水混合液体的导热系数入手,能够以非侵入的方式同时实现输送原油的加热和流量监控。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数控管线油加热器,包括自动控制器和多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设备包括中高频电源、导电线圈和多组成对的温度传感器,所述中高频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导电线圈电连接;
所述自动控制器包括信号处理单元和电源控制单元;
所述成对的温度传感器包括设置于所述导电线圈附近的近端温度传感器和设置于远离导电线圈位置的远端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源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中高频电源相连,从而控制所述中高频电源启停。
所述导电线圈的安装方式没有特别限定。从对管路实施无损加热的角度考虑,优选将导电线圈搭接于管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控制器还包括数字显示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数字显示单元的输入端相连,从而将包括近端温度传感器和远端温度传感器各自的温度、两者的温度差在内的参数传输至并显示于数字显示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控制器还包括输入单元,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相连,从而将参数输入自动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控制器还包括超限控制单元,所述超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超限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信号输出端与输出超限警示器的输入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锐步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锐步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122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涂塑镀锌钢管弯头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方便后期探测的埋地管道标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