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棚园艺进出风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11606.6 | 申请日: | 2018-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7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万龙;梁其芳;杨发东;苏小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万龙 |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易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0 | 代理人: | 杜亚静 |
| 地址: | 7331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支活塞 主轴管 大棚 本实用新型 通风口 抽吸装置 出风口端 进风口端 抽吸泵 活塞杆 吸风管 风机 园艺 通风口边缘 翻盖内壁 管道侧壁 角度可调 均匀调节 组装拆卸 翻盖 管道可 螺纹 侧壁 铰接 外端 拆卸 连通 传递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大棚园艺进出风设备,包括风机、管道,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端或出风口端通过螺纹与所述管道可拆卸相连,所述管道侧壁上贯穿设有若干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边缘铰接连有翻盖,所述管道内设有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包括吸风管、抽吸泵、主轴管、分支活塞管,所述抽吸泵进风口端、出风口端分别连有所述吸风管、主轴管,所述主轴管侧壁上连通设有若干分支活塞管,所述分支活塞管内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外端与所述翻盖内壁铰接相连,本实用新型组装拆卸性强,可将进出风通过不同部位快速传递到各个方向,且每个通风口进出风角度可调,灵活性强,有利于快速、均匀调节大棚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棚园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棚园艺进出风设备,用于更为精细均匀化调控大棚温度。
背景技术
现在的园艺花卉大部分都是通过大棚进行栽种的,但进行大棚园艺种植在四季都存在了一个室内温度的问题,花卉都有适宜的生长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生长,从而解决室内温度就成为了大棚种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现有的园艺大棚种植都通过在大棚内部或大棚边缘安装风机,风机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换气,但存在如下不足:局部温度得到改善,整体改善效果差;要想整体温度得到改善,需要大量的安装风机,造成高成本;想要快速改善整体温度较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大棚园艺进出风设备,组装拆卸性强,可将进出风通过不同部位快速传递到各个方向,且每个通风口进出风角度可调,灵活性强,有利于快速、均匀调节大棚温度。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大棚园艺进出风设备,包括风机、管道,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端或出风口端通过螺纹与所述管道可拆卸相连,所述管道侧壁上贯穿设有若干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边缘铰接连有翻盖,所述管道内设有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包括吸风管、抽吸泵、主轴管、分支活塞管,所述抽吸泵进风口端、出风口端分别连有所述吸风管、主轴管,所述主轴管侧壁上连通设有若干分支活塞管,所述分支活塞管内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外端与所述翻盖内壁铰接相连。
优选的,所述通风口为圆形或矩形,所述翻盖为与所述通风口相适配的圆形或矩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吸风管管口处设有滤网,所述管道侧壁上设有至少1个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分支活塞管外端未封口设置,所述分支活塞管内、外端口内壁设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主轴管侧壁上对称设有两排所述分支活塞管,每排至少设有6个所述分支活塞管,所述分支活塞管与所述通风口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主轴管侧壁上沿周向等间距设有若干排所述分支活塞管,每排至少设有6个所述分支活塞管,所述分支活塞管与所述通风口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管道上设有温度探测器,所述风机上设有显示器、控制器,所述温度探测器、风机、抽吸泵与所述显示器、控制器间电性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螺纹孔上可组装其他方向的管道,整体风机与管道间、管道与管道间均通过螺纹组合连接,组装拆卸性强;管道上设有若干通风口,可将进出风通过不同部位快速传递到各个方向,且设有抽吸装置,可通过活塞杆的推拉实现每个通风口进出风角度的调节,灵活性强,有利于快速、均匀调节大棚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机、101显示器、102控制器、2管道、201通风口、202翻盖、203螺纹孔、204温度探测器、3抽吸装置、301吸风管、302抽吸泵、303主轴管、304分支活塞管、305活塞杆、306限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万龙,未经朱万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116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