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汽车防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10934.4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3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璇;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5/10 | 分类号: | B60R25/10;B60R25/102;B60R25/30;B60R25/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模块 报警模块 通讯模块 传感器模块 防盗系统 本实用新型 数据输出端 数据输入端 监控模块 信号传输 智能汽车 图像 声光报警信号 传感器信号 发送短消息 摄像头检测 声光报警器 防盗保护 信号传递 驾驶座 检测 锁车 车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汽车防盗系统,包括监控模块、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报警模块、通讯模块;所述监控模块和传感器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分别与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分别与报警模块、通讯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开启防盗系统后,传感器模块检测是否有人在锁车的情况下进入车辆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安装在驾驶座上方的摄像头检测人的图像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同时收到图像和传感器信号时,则判别为盗车,将判别后的信号传递给报警模块和通讯模块,报警模块的声光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通讯模块给车主发送短消息进行提醒,本实用新型检测准确,多方面对车辆进行防盗保护,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汽车防盗系统,属于汽车安全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其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汽车盗窃行为也日渐猖獗。近年来,人们防范盗车的方法也在不断升级,并应用不同种类的防盗器,机械式、电子式、芯片式和网络式是汽车防盗器常见的四个种类。但是各个种类的防盗器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此外,停车场的安防系统也无法实现实时性无监测死角的监控,用户也无法及时获知车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汽车防盗系统,本系统通过摄像头监控和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经控制模块判别再将信号传输至报警模块和通讯模块,报警模块发出声音和光进行报警,通讯模块将信号转为短信并发送给车主,实现报警系统的智能报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汽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模块、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报警模块、通讯模块;所述监控模块和传感器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分别与报警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摄像头,摄像头安装在驾驶座上方检测人的图像并将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模块进行图像识别;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震动传感器、人体感应器和两个热传感器,所述两个热传感器和所述震动传感器安装在双侧车门上,检测有人在锁车的情况下靠近车辆或撞击车辆并将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人体感应器安装在驾驶座的座椅上,所述人体感应器检测是否有人坐在驾驶座上并将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同时收到图像和传感器信号则判断为盗车,将判别后的信号传递给所述报警模块和所述通讯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所述通讯模块给车主发送短消息进行提醒。
所述控制模块为DSP控制系统,选用TMS320F240芯片,通过串口和其他模块进行连接,该系统进行数据判断、处理等操作并决定是否报警。
所述报警模块为声光报警器,报警器同时发出声光两种报警信号震慑盗车者。
所述通讯模块包括GSM模块和GPS模块,所述GSM模块用短信息通知车主车辆状态,所述GPS模块对车辆进行定位,便于车主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所述各个模块均可在车主的控制下实现开启和关闭,避免误报警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开启防盗报警系统后,安装在车门两侧的热传感器、震动传感器检测是否有人在锁车的情况下靠近车辆或撞击车辆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安装在驾驶座上的人体传感器检测是否有人坐在驾驶座椅上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安装在驾驶座上方的摄像头检测人的图像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同时收到图像和传感器信号时,则判别为盗车,将判别后的信号分别传递给报警模块和通讯模块,报警模块的声光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通讯模块给车主发送短消息进行提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对非法入侵车辆的检测有两种形式,既通过传感器,又通过摄像头拍摄传递信息,检测到位,多方面对车辆进行防盗保护,效果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109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2V24V共用中控门锁控制器电路
- 下一篇:一种汽车备用解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