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用空调管与管夹组装的挤压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10149.9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8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庞燕忠;王继凯;王建民;孙作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东星空调管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刘志毅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紧块 通槽 侧壁 管夹 卡爪 上壁 快速升降机构 车用空调 工作平台 升降连杆 工装 下端 挤压 组装 本实用新型 向下移动 定位块 接触卡 凸起 压平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用空调管与管夹组装的挤压工装,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支撑块、定位块和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快速升降机构,所述快速升降机构包括升降连杆,所述升降连杆的下端设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包括压紧块本体,所述压紧块本体的下端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宽度大于管夹上两个卡爪的距离,所述通槽包括上壁和侧壁,所述通槽上壁的中部设有凸起,所述侧壁与所述上壁之间的夹角大于90°,一般在90°~150°之间,侧壁是倾斜的,再加之通槽的宽度大于管夹上两个卡爪的距离,在压紧块向下移动的过程,侧壁首先接触卡爪,并逐步将卡爪压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压工装,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用空调管与管夹组装的挤压工装。
背景技术
所述空调管为弯管,一端连接冷凝器,另一端连接压缩机,但是空调管难以固定,需要将空调管装在管夹上,然后在与其它部件连接,即需要通过管夹固定在车体上;所述管夹包括管夹本体,所述管夹本体包括连接端和卡槽端,在连接端和卡槽端之间为与所述空调管相适配的圆弧部,将空调管安装在管夹内时,首先将连接端和卡槽端掰开,将管件放进圆弧部,再将连接端压入卡槽端上的卡槽内,卡槽包括两个卡爪,在将连接端压入卡槽内后,需将两个卡爪压平,保证管件与管夹连接的可靠性;但是现有的挤压工装不能一次将卡爪压平,一般需要操作者分两个独立动作作业,先手工将小爪打弯,再使用压块进行压平,浪费人力、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且小爪成型一致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车用空调管与管夹组装的挤压工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车用空调管与管夹组装的挤压工装,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支撑块、定位块和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快速升降机构,所述快速升降机构包括升降连杆,所述升降连杆的下端设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包括压紧块本体,所述压紧块本体的下端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宽度大于管夹上两个卡爪的距离,所述通槽包括上壁和侧壁,所述通槽上壁的中部设有凸起,所述侧壁与所述上壁之间的夹角大于90°,一般在90°~150°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侧壁与上壁之间的夹角大于90°,可知侧壁是倾斜的,再加之通槽的宽度大于管夹上两个卡爪的距离,在压紧块向下移动的过程,侧壁首先接触卡爪,并逐步将卡爪压平。
进一步,所述支撑块包括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分别支撑所述空调管的两端,且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上分别与所述空调管两端部相适配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定位块包括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用于定位所述空调管的弯折部,所述第二定位块位于所述空调管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块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管夹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能够穿过所述管夹的连接端上开环孔,对管夹进行定位。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空调管侧向进行定位,防止空调管向一侧移动。
进一步,还包括第三支撑块,所述第三支撑块位于所述空调管的另一侧。
进一步,所述快速升降机构还包括手柄和滑套,所述滑套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滑套上设有销轴,所述手柄与所述销轴可转动连接,所述升降连杆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手柄连接。
进一步,所述压紧块的中部设有螺纹孔,所述升降连杆的下端与所述压紧块螺纹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压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压紧块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空调管与管夹组装放入挤压工装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挤压工装压平卡爪时的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东星空调管路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东星空调管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101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