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树木虫害防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9993.X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6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吴跃前;李文超;朱檠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胜隆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20 | 分类号: | A01M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办2***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件 害虫 容置槽 防治装置 树木虫害 杀虫剂 虫孔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内表面 下表面 喷涂 啃食 套接 树干 杀死 穿过 树木 防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木虫害防治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套接于树木上的环形件,所述环形件的内表面设有用于喷涂杀虫剂的容置槽,所述环形件的下表面设有与容置槽相连通的进虫孔,当害虫从地面沿树干方向向上爬时,进入环形件,穿过进虫孔进入容置槽内,进而啃食杀虫剂后被杀死,从而起到防止害虫继续向上爬,防治害虫的目的,对害虫的清理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虫害防治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树木虫害防治装置。
背景技术
树木种植过程中害虫会随着树干爬上树木上,这些害虫对植株的侵害大多都较为严重,他们的生活习性一般是晚上出来活动,白天潜藏在土壤里,在树杆基部和杂草里产卵,孵化后通过树杆向上爬,蚕食树叶,给树木的正常生长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对于这种情况通常采用人工物理防治和化学药物防治两种方法,人工物理防治主要包括收蛹、绑草把、灯光诱杀、捕捉成虫、捕杀老熟幼虫等,此种方法比较繁琐,效果不佳;化学药物防治主要使用噻虫啉粉剂、噻虫啉徼胶囊、苦参碱、苦烟乳油、阿维菌素等试剂,只依靠试剂喷洒较难杀除这些害虫,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药效期短,防治害虫效果差。近几年来随着受害面积日益增大,虫害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林业树木特别是经济林果树的虫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公告号为CN103548629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树木保温、杀虫和防虫方法,其技术方案为:在树干包覆一层草帘,用绑缚物捆绑在树干上;在草帘的上边或中间捆绑环绕一周的防虫药袋;在捆绑有防虫药袋的草帘外侧包裹一层可降解的保护层,在保护层的下端与草帘之间沿一周均布有几根短树枝。将已包覆在树干上的草帘用保护层保护起来,既保湿又保温,增加了保护强度;把防虫药袋捆绑在草帘上,害虫会钻入草帘越冬或化蛹,在树干交尾产卵的害虫就会在产卵空隙产卵,当防虫药袋的塑料袋体在预定的时间后分解时,袋内的防虫药在保护层内发挥作用,由于保护层的封闭作用,凡是进入草帘的害虫将全部被杀灭。
但是该方案中利用计算预定时间分解防虫药袋,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导致杀灭害虫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树木虫害防治装置,具有清理害虫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树木虫害防治装置, 包括套接于树木上的环形件,所述环形件的内表面设有用于喷涂杀虫剂的容置槽,所述环形件的下表面设有与容置槽相连通的进虫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害虫从地面沿树干方向向上爬时,进入环形件,穿过进虫孔进入容置槽内,进而啃食杀虫剂后被杀死,从而起到防止害虫继续向上爬,防治害虫的目的,只需定期添加杀虫剂,即可长期有效的防治害虫,对害虫的清理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环形件包括经拼接呈环形的第一安装壳和第二安装壳,所述第一安装壳和所述第二安装壳可拆卸安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拆卸安装的第一安装壳和第二安装壳实现循环利用,方便使用者定期拆卸第一安装壳和第二安装壳并向容置槽喷涂杀虫剂,以提高防治害虫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壳上设有凸块,所述第二安装壳上设有凹槽,当第一安装壳与第二安装壳拼接呈环形时,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插接配合;所述凸块上设有插槽,所述第二安装壳上设有与凹槽相连通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内滑移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与所述滑移槽的槽底之间设有弹簧,且弹簧自然状态下,所述插块的端部插接于插槽内;所述第二安装壳上设有用于将插块分离出插槽的分离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与凹槽插接配合,使得第一安装壳和第二安装壳拼接更方便;插块与插槽插接配合,限制凸块在凹槽内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的位移,进而达到固定凸块的目的,弹簧使得插块更牢固的插接于插槽内,分离部将插块沿滑移槽滑出插槽,即可使凸块从凹槽内脱离,从而达到拆卸第一安装壳和第二安装壳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胜隆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胜隆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99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昆虫病毒储存释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驱灭蚊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