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纠偏装置及卷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9692.7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7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周金堡;王奉杰;顾力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材 纠偏机构 对辊 夹紧驱动装置 偏移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纠偏控制器 纠偏装置 卷绕设备 偏移量 纠偏 轴向驱动装置 驱动 驱动装置 轴向移动 基材轴 控制轴 有效地 偏移 电芯 夹紧 卷绕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纠偏装置,包括对辊纠偏机构、轴向驱动装置、夹紧驱动装置、基材偏移检测装置和纠偏控制器;所述夹紧驱动装置驱动对辊纠偏机构夹紧基材,所述基材偏移检测装置检测基材偏移量,所述纠偏控制器根据基材偏移量控制轴向驱动装置驱动对辊纠偏机构轴向移动完成基材纠偏。此外,还提供了一种卷绕设备。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基材轴向偏移的纠偏问题,提高了电芯的卷绕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纠偏装置及卷绕设备。
背景技术
一方面,在电芯卷绕的收尾阶段,需要保证基材以设定状态入卷。发明人在研究电芯卷绕工艺及卷绕设备时发现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基材存在宽度方向的弯曲,导致卷绕收尾阶段的基材向电芯轴向偏移。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夹持纠偏装置的两个夹持部分设置在一起,影响部分设备的动作,影响效率,特别是多工位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对辊纠偏机构的纠偏装置,主动辊能够带动从动辊轴向移动进行纠偏。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卷绕设备,采用具备对辊纠偏机构的纠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卷绕设备,在收尾阶段设置纠偏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之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纠偏装置,包括对辊纠偏机构、轴向驱动装置、夹紧驱动装置、基材偏移检测装置和纠偏控制器;所述夹紧驱动装置驱动对辊纠偏机构夹紧基材,所述基材偏移检测装置检测基材偏移量,所述纠偏控制器根据基材偏移量控制轴向驱动装置驱动对辊纠偏机构轴向移动完成基材纠偏。
进一步地,所述对辊纠偏机构包括第一纠偏辊和第二纠偏辊,所述第二纠偏辊作用于第一纠偏辊,使得第一纠偏辊随着第二纠偏辊一起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纠偏辊滑动且转动连接于第一纠偏辊安装板,所述第一纠偏辊的辊轴上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于第一纠偏辊的辊筒端面,另一端抵于第一纠偏辊安装板;所述夹紧驱动装置驱动第二纠偏辊夹紧基材,所述轴向驱动装置驱动第二纠偏辊轴向移动,所述第二纠偏辊通过摩擦力作用于第一纠偏辊,使得第一纠偏辊随着第二纠偏辊一起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纠偏辊的辊轴连接于第一纠偏辊安装板,所述第一纠偏辊的辊筒与辊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纠偏辊的辊轴连接于第二纠偏辊安装板,所述第二纠偏辊的辊筒与辊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纠偏辊的辊轴滑动连接于第一纠偏辊安装板,所述第二纠偏辊的辊轴滑动连接于第二纠偏辊安装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纠偏辊安装板上设置有拨杆,所述第一纠偏辊的辊轴上开设有拨杆插孔,所述拨杆插入拨杆插孔,所述第二纠偏辊通过拨杆作用于第一纠偏辊,使得第一纠偏辊随着第二纠偏辊一起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纠偏辊的辊轴上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于第一纠偏辊的辊筒端面,另一端抵于第一纠偏辊安装板;所述第二纠偏辊安装板上设置有拨杆,所述第一纠偏辊的辊轴上开设有拨杆插孔,所述拨杆插入拨杆插孔,所述第二纠偏辊通过拨杆作用于第一纠偏辊,使得第一纠偏辊随着第二纠偏辊一起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纠偏装置还包括用于基材收尾卷绕过程中压紧基材的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辊和压紧驱动装置,所述压紧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压紧辊压紧卷针上的基材。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纠偏装置的卷绕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卷绕设备还包括机架及设置其上的多工位卷绕转盘,所述多工位卷绕转盘上设置有第一纠偏辊,所述第二纠偏辊在基材收尾阶段靠近并夹紧第一纠偏辊,进而完成基材的纠偏。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为极片或隔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96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触式双电芯二次定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开口式铅酸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