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内科护理电凝咬骨钳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9004.7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0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谢毅;郑易军;司马重阳;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毅;郑易军;司马重阳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内科 接线柱 咬骨钳 电凝 绝缘层 护理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第二电极 第一电极 电凝开关 电凝止血 复位簧片 固定钳柄 活动钳柄 现有装置 导电部 导电层 绝缘部 上钳体 下钳体 滑槽 钳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液内科护理电凝咬骨钳,包括:钳体、活动钳柄、复位簧片、固定钳柄、上钳体、下钳体、电凝开关、第一接线柱、导线、第二接线柱、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绝缘层、导电层、滑槽、绝缘部、导电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强大,可以同时实现咬切及电凝止血功能,使用安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液内科护理电凝咬骨钳。
背景技术
在血液内科中,咬骨钳是最基本的工具之一,手术人员通过捏合咬骨钳的手柄进行咬切。
使用咬骨钳咬除组织、韧带等结构时,容易出血,出血后再使用电凝止血器械对出血部位进行电凝止血,这样反复操作,既影响操作的时间,又给患者带来经济上、肉体上的痛苦,使用起来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内科护理电凝咬骨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不便、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
一种血液内科护理电凝咬骨钳,包括:钳体、活动钳柄、复位簧片、固定钳柄、上钳体、下钳体、电凝开关、第一接线柱、导线、第二接线柱、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绝缘层、导电层、滑槽、绝缘部、导电部;所述活动钳柄设置在固定钳柄的一侧,且活动钳柄与固定钳柄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活动钳柄与固定钳柄之间设置有复位簧片,且复位簧片与活动钳柄及固定钳柄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上钳体设置在固定钳柄的一侧,且上钳体与固定钳柄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上钳体上设置有下钳体,且下钳体与活动钳柄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电凝开关设置在固定钳柄的一侧,且电凝开关与固定钳柄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接线柱设置在下钳体的一端,且第一接线柱与下钳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接线柱设置在电凝开关的一侧,且第二接线柱与固定钳柄通过粘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上钳体的端部,且第一电极与上钳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下钳体的端部,且第二电极与下钳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钳体包括有绝缘层与导电层;所述上钳体的一侧设置有滑槽,且下钳体通过滑槽与上钳体滑动连接;所述导电部设置绝缘部的一侧,且导电部与电凝开关通过导线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液内科护理电凝咬骨钳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呈对称式设置,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一侧的外形特征呈齿牙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液内科护理电凝咬骨钳所述电凝开关与导电层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液内科护理电凝咬骨钳所述第一接线柱、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电凝开关及第二接线柱通过导电层相串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液内科护理电凝咬骨钳所述第一接线柱由绝缘部与导电部构成,且绝缘部与固定钳柄通过粘接方式相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呈对称式设置,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一侧的外形特征呈齿牙状的设置,增大了咬合面积,同时可以对出血部位进行电凝止血。
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凝开关与导电层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的设置,便于控制电凝电路的开启与关闭,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接线柱、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电凝开关及第二接线柱通过导电层相串联的设置,增强钳体的使用安全性高,不易造成短路现象。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强大,可以同时实现咬切及电凝止血功能,使用安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毅;郑易军;司马重阳,未经谢毅;郑易军;司马重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90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管径式等离子凝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射频消融治疗用穿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