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熔管帽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8209.3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3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恒元精工管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03 | 分类号: | F16L47/03 |
代理公司: | 33256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尚俊燕<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熔管 环形气囊 凹腔 帽本体外壁 充气软管 凹陷 通孔 体内 本实用新型 管道外螺纹 管道连接 一端连接 充气塞 充气嘴 开口处 帽本体 内螺纹 气密性 粘连 气泵 连通 配合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热熔管帽,包括热熔管帽本体,热熔管帽本体内壁设置有与管道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热熔管帽本体内壁靠近开口处周向凹陷有一凹腔,所述凹腔内容置有一环形气囊,环形气囊靠近凹腔底部的一端与凹腔粘连设置,在凹腔底部凹陷设置有一连通至热熔管帽本体外壁的通孔,所述环形气囊上设置有一端连通环形气囊,另一端穿过通孔至热熔管帽本体外壁的充气软管,所述充气软管远离环形气囊的一端连接有与气泵的充气嘴配合的充气塞,该热熔管帽与管道连接简单,气密性良好,更换快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接头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热熔管帽。
背景技术
电熔管道联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管材的一端采用扩口技术,把管材内径在规定的长度内局部扩大,称为承口,然后把相联接管材的非承口端插入在承口内,在其联接段装有弹性密封件或用粘结剂,从而实现管材间的密封连接。还有一种方式是采用热熔对焊连接。但是采用承口联接方式,密封性能不好,生产效率低,特别对于在管路安装时截断的剩余管材无法再利用,对于管材浪费较大,提高管路安装工程成本。采用热熔对焊的方式生产效率低,在管路安装现场需要有电源接通,对于安装条件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安装简便且与管材连接时气密性良好的热熔管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新的技术方案:一种热熔管帽,包括热熔管帽本体,热熔管帽本体内壁设置有与管道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热熔管帽本体内壁靠近开口处周向凹陷有一凹腔,所述凹腔内容置有一环形气囊,环形气囊靠近凹腔底部的一端与凹腔粘连设置,在凹腔底部凹陷设置有一连通至热熔管帽本体外壁的通孔,所述环形气囊上设置有一端连通环形气囊,另一端穿过通孔至热熔管帽本体外壁的充气软管,所述充气软管远离环形气囊的一端连接有与气泵的充气嘴配合的充气塞。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的环形气囊放气后是收缩吸附在凹腔内,故热熔管帽与管道连接时直接螺纹旋接即可,然后用打气筒或者充气泵对充气塞进行充气,当环形气囊充气膨胀后会紧紧挤压在管道外壁上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境达到良好的密封性;当需要拆除该热熔管帽时,只需对准充气塞进行放气即可轻松将热熔管帽自管道上旋下,该热熔管帽与管道连接简单,气密性良好,更换快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熔管帽本体的外壁凹陷设置有一连通通孔且可容置翻折后的充气软管和充气塞的第一凹槽,在第一凹槽内设置有限位充气软管弹出第一凹槽的阻挡机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防止意外触碰到充气塞导致环形气囊内部气体泄漏,故设置了第一凹槽和阻挡机构用于收纳并限位充气塞,从而保护充气塞不受外因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挡机构包括于第一凹槽远离热熔管帽本体开口一端的内壁上凹陷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伸缩设置有一挡板,在第二凹槽的底部与挡板远离第一凹槽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当复位弹簧伸展时,所述挡板伸出第二凹槽挡住充气塞;当复位弹簧收缩时,所述挡板缩入到第二凹槽内,此时充气塞自动弹跳复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挡板、第二凹槽和复位弹簧的设置,使挡板能够实现伸缩功能,由于复位弹簧正常情况下处于伸展状态,故不对挡板施力时,挡板自然处于伸出状态,而充气塞具有反弹复位力,该力与复位弹簧伸缩的力相反,故挡板伸出时充气塞无法复位被收纳在第一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挡机构包括于第一凹槽远离开口一端内壁上凹陷设置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伸缩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上端面靠近第一凹槽的一端设置有一便于拨动挡板伸缩的拨块,在第二凹槽的两侧内壁沿挡板运行方向设置有延伸至第一凹槽内壁的导向槽,在挡板的两侧设置有与导向槽滑移配合的滑块,滑块和导向槽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于滑块靠近开口一端凸设的尖端朝外的卡凸,在导向槽靠近开口的一端设置有与卡凸卡合的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恒元精工管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恒元精工管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82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