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苗捕捞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07773.3 | 申请日: | 2018-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0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 发明(设计)人: | 余鹏;万全;张云龙;李西雷;袁小琛;张君;杨启超;周清妍;杨小丽;周伟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74/00 | 分类号: | A01K74/00;A01K61/1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郑琍玉 |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鱼苗 网具 收集通道 鱼苗捕捞装置 网袋 本实用新型 孵化环道 鱼苗收集 出口端 盛放 捞取 开口朝上 进口端 网布 连通 捕捞 侧面 出口 | ||
1.一种鱼苗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鱼苗收集网具以及鱼苗盛放网具,所述鱼苗收集网具包括由网布构成且沿孵化环道(30)长度方向布置的收集通道(11),所述收集通道(11)一端为进口端(11a)、另一端为出口端(11b),所述鱼苗盛放网具包括布置在所述孵化环道(30)内且位于所述收集通道出口端(11b)的网袋(21),所述网袋(21)的开口朝上且构成鱼苗捞取口(21a),所述网袋(21)的侧面靠近所述鱼苗捞取口(21a)处设有鱼苗入口(21b),所述收集通道出口端(11b)与所述鱼苗入口(21b)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苗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通道进口端(11a)由环形的第一固定框(12)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框(12)的尺寸稍小于所述孵化环道(30)的截面尺寸,所述收集通道(11)的截面尺寸由进口端(11a)向出口端(11b)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苗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苗捞取口(21a)由环形的第二固定框(22)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框(22)浮在孵化环道(30)的水面之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苗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通道出口端(11b)由弹性圆环(13)固定,所述弹性圆环(13)的直径大于所述鱼苗入口(21b)的直径,所述弹性圆环(13)沿自身径向挤压后通过所述鱼苗入口(21b)进入到所述网袋(21)内构成防止所述收集通道出口端(11b)从所述鱼苗入口(21b)脱出的限位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苗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框(22)为木条加工而成的方形框,所述第二固定框(22)各拐角连接有将第二固定框(22)固定在孵化环道(30)内的固定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77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捕虾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螃蟹打捞网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