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腐蚀性液体反渗透处理装置的膜壳以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6693.6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0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青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08 | 分类号: | B01D61/08;C02F1/4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刘国华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壳 腐蚀性液体 固定圈 反渗透处理 端塞 本实用新型 环形凹槽 卡板组件 卡板 反渗透系统 单层壳 复合膜 紧固件 内壁面 圆筒状 钛合金 壁厚 内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腐蚀性液体反渗透处理装置的膜壳,该膜壳为由钛合金制成的单层壳,该壳的内壁面用于与腐蚀性液体相接触,其中,膜壳的壁厚为3~5mm。腐蚀性液体反渗透处理装置,包括:呈圆筒状且具有两个端部的膜壳;以及分别设置在膜壳的两个端部上的两个固定圈、两个端塞和两个卡板组件,其中,膜壳为上述的膜壳,固定圈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膜壳的端部上,内壁面上设置有沿固定圈的周向的环形凹槽,端塞安装在固定圈的内部,卡板组件具有至少两个卡板,卡板的一端安装在环形凹槽内,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端塞的端面固定连接。与钢钛复合膜壳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膜壳能够很好地满足6~8MPa压力等级的高压腐蚀性液体反渗透系统的要求,且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腐蚀性液体反渗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腐蚀性液体反渗透处理装置的膜壳以及包含该膜壳的腐蚀性液体反渗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技术中,反渗透法以其设备简单、易于维护和设备模块化的优势已迅速占领市场,不仅适用于海水淡化,也适合于苦咸水淡化。装载反渗透膜元件的膜壳是反渗透水处理装置中的重要部件,属于压力容器,在高压、高流速、浓缩介质等不利条件下长期、连续操作运行,不仅要承受高压力,而且内壁表面还要承受浓缩介质的高压、高速冲刷而造成的内壁表面侵蚀和磨损。
目前,常用的膜壳有不锈钢单层壳和钢钛复合壳两种。但是,传统的不锈钢单层壳的壁较薄,重量较轻,价格较低,在低压反渗透系统中尚有较广泛的应用。在高压反渗透系统中,不锈钢单层壳的壁厚、重量将随耐压等级的提升而大幅度增加,价格也大幅度提升,不锈钢单层膜壳在高压反渗透系统中很少应用。
钢钛复合壳则是以耐高腐蚀的价格昂贵的钛合金层为内层、价格低廉的不耐腐蚀的高强度的厚壁结构碳钢层为外层的二层壳,钛合金层用来承担膜壳的耐高压、高速流动的高浓度腐蚀性液体侵蚀的要求,碳钢层用来保证膜壳的耐压等机械性能,通常认为该钢钛复合壳能够很好地满足高腐蚀性液体的高压反渗透系统的要求,且成本较低、重量较轻。
然而,发明人经过多次实验验证后,发现这种钢钛复合壳的加工制造工艺复杂,加工成本较高,当膜壳的耐压等级要求不是非常高(如 6~8MPa)时,不锈钢层与钛合金层的厚度差异不大,钛合金材料费用的减省不能弥补加工费用的提升,性价比大幅度下降,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腐蚀性液体反渗透处理装置的膜壳以及包含该膜壳的腐蚀性液体反渗透处理装置,能够较好地满足6~8MPa压力等级的腐蚀性液体反渗透系统的耐高压和耐高腐蚀的要求,且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腐蚀性液体反渗透处理装置的膜壳,其特征在于,膜壳为由钛合金制成的单层壳,该壳的内壁面用于与腐蚀性液体相接触,其中,膜壳的壁厚为3~5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腐蚀性液体反渗透处理装置的膜壳,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膜壳为由Ti1、Ti2、Ti3、Ti4、Ti5、Ti6、 Ti7、Ti8、Ti9以及Ti10中任一种材料制成的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腐蚀性液体反渗透处理装置的膜壳,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膜壳的外壁面上还套接有至少一个加固环。
方案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腐蚀性液体反渗透处理装置的膜壳,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膜壳呈圆筒状,具有两个端部,端部的壁沿膜壳的径向向外凸出而在内壁形成周向的环形凹槽。
方案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青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舟山青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66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