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送带防撕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5828.7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6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蒋钱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山东方输煤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12 | 分类号: | B65G39/1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706***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装置 输送带 托板 顶面 防撕裂装置 支架 顶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 输送带纵向 间隔设置 摩擦阻力 使用寿命 输送过程 输送设备 物料下落 支撑连接 撕裂 刺穿 适配 硬物 尖锐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带防撕裂装置,包括支架(1)、间隔设置在支架(1)上的缓冲装置(2),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缓冲装置(2)之间的间隙中均设有托板(3),所述托板(3)的顶面的宽度与相邻所述缓冲装置(2)之间的间隙的宽度相适配;所述支架(1)支撑连接所述托板(3);所述托板(3)的顶面与所述缓冲装置(2)的顶面齐平,或略低于所述缓冲装置(2)的顶面。这种输送带防撕裂装置有效避免了物料下落或者输送过程中的尖锐硬物刺穿输送带,造成输送带纵向撕裂,提高了输送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寿命;托板的顶面与缓冲装置的顶面齐平,或略低于所述缓冲装置的顶面,降低了托板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输送带的运输更加流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物料胶带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是指物料落料点的输送带防撕裂装置。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广泛应用在矿山开采技术领域。传统的输送机装置的装载部分(即物料落料点)是采用缓冲托辊;缓冲托辊的缓冲能力比较差,频繁受物料冲击后容易变性,并且因其设计和工作原理,容易造成输送带纵向及穿透性撕裂。
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多采用缓冲床代替缓冲托辊,如专利号为ZL201320130983.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披露的《新型缓冲床》,该缓冲床包括缓冲床支架、缓冲条支撑槽板和缓冲条;缓冲床支架、缓冲条支撑槽板与缓冲条通过T型螺栓连接,缓冲条支撑槽板采用钢板折弯而成。这种缓冲床缓冲效果好,能够有效支撑和保护输送带,延长带式输送机的使用寿命。
但是,这种缓冲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缓冲床的各个缓冲条之间存在有一定的空间,使得物料下落或者输送过程中物料内带有的废金属条及其他尖锐硬物刺穿输送带,并卡在两缓冲条之间导致输送带纵向撕裂,影响输送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缓冲性能好、运输流畅、且能够防止尖锐硬物刺穿输送带的输送带防撕裂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输送带防撕裂装置,包括支架、间隔设置在支架上的缓冲装置,相邻的两个缓冲装置之间的间隙中均设有托板,所述托板顶部的宽度与相邻所述缓冲装置之间的间隙的宽度相适配;所述支架支撑连接所述托板;
所述托板的顶面与所述缓冲装置的顶面齐平,或略低于所述缓冲装置的顶面。
作为优选,所述托板上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凹槽,所述托板的顶面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内腔的孔。托板的顶面上设有孔,是为了方便落料过程中产生的碎料的下漏,便于输送带自清洁。
为方便各部件的加工和各零部件的装配,作为优选,所述托板可以包括顶板和支撑连接所述顶板的基板,所述基板连接所述支架。
作为优选,所述顶板可以为顶面朝上的U型板,所述孔设置在所述顶板的顶面上,U型板的槽即为所述第一凹槽;所述基板有多块,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该方案可以采用常规材料作为顶板,进一步方便了该装置的加工制备。
作为优选,所述基板可以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支架上;所述连接板具有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所述第一壁板连接所述支架,所述第二壁板连接所述基板。
上述各方案中,所述支架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可以包括第一基座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两侧的两个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的顶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座倾斜设置。通过第二基座的倾斜设置,使得支撑其上的输送带形成凹槽状态,能有效防止输送带上的物料从输送带两侧散落。
作为优选,各所述第二基座均可以包括底座和一端部铰接在所述底座上的活动座,所述底座和所述活动座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活动座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的设置可以改变第二基座相对于第一基座的倾斜角度,从而改变输送带两侧边的高度,以进一步适配不同物料的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山东方输煤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象山东方输煤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58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