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病理分析显微镜任意角度调节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5551.8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7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G02B21/24 | 分类号: | G02B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戴翔 |
地址: | 3018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理分析 镜臂 连接板 固装 镜筒 显微镜 镜座 任意角度调节 本实用新型 移动装置 纵向固定 医疗器械技术 不锈钢软管 传统显微镜 方形平台 横向固定 金属制成 中央设置 螺栓 试验台 包塑 平放 切片 双扣 弯折 医学 移动 观察 试验 研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病理分析显微镜任意角度调节移动装置,包括试验台、镜座、镜筒,所述镜座为金属制成的方形平台,平放于试验台上,镜座中央设置纵向固定,柔性镜臂一端固装在纵向固定内,柔性镜臂另一端固装镜臂连接板,所述柔性镜臂为双扣包塑不锈钢软管,镜臂连接板通过螺栓固装在镜筒连接板上的横向固定内,镜筒连接板另一面固装镜筒,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显微镜臂的设计观念,设置柔性镜臂,可以向任意方向弯折,使得病理分析显微镜可以移动到需要病理分析的载体上,而不仅仅限于观察切片,扩大了病理分析显微镜的适用范围,使得更多的病例得到深入的病理分析研究,有利于促进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理分析显微镜,特别涉及一种病理分析显微镜任意角度调节移动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显微镜都具有镜座、镜臂、镜筒,传统的病理分析显微镜的镜臂不可以转动和移动,多数无法从镜座上拆卸下来,其和镜筒的装配也是固定的,所以经常出现物镜转换器转动困难或定位失灵:转换器转动困难可能是固定螺丝太紧。使转动困难,并会损坏零件。太松,里面的轴承弹珠就会脱离轨道,挤在一起,同样使转动困难;另外弹珠很可能跑到外面来,弹珠的直径仅有一毫米,很容易遗失。固定螺丝的松紧程度以转换器在转动时轻松自如,垂直方向没有松动的间隙为准。调整好固定螺丝后,应随即把锁定螺丝锁紧。不然的话,转换器转动后,又会发生问题。而且如果观察物体较大,外表形状不规则,且取样较困难,就无法用传统的病理分析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分析,具有很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病理分析显微镜任意角度调节移动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病理分析显微镜任意角度调节移动装置,包括试验台、镜座、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座为金属制成的方形平台,平放于试验台上,镜座中央设置纵向固定,柔性镜臂一端固装在纵向固定内,柔性镜臂另一端固装镜臂连接板,所述柔性镜臂为双扣包塑不锈钢软管,镜臂连接板通过螺栓固装在镜筒连接板上的横向固定内,镜筒连接板另一面固装镜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纵向固定为设置在镜座内的螺纹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向固定为设置在镜筒连接板内的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显微镜臂的设计观念,设置柔性镜臂,其可以向任意方向弯折,使得病理分析显微镜可以前伸、下压、太高、转头和左右移动到需要病理分析的载体上,而不仅仅限于观察切片,扩大了病理分析显微镜的适用范围,使得更多的病例得到深入的病理分析研究,有利于促进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2、本实用新型设置纵向固定,使得镜筒和镜臂可以和镜座分离,拆卸方便,使得一镜可以多用,不必移动和搬运沉重的镜座,方便医护人员的研究,提高研究效率;
3、本实用新型设置横向固定,使得镜筒和镜臂方便拆卸,为医护人员更换不同倍率的镜筒提供方便,有利于病理分析的研究。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病理分析显微镜任意角度调节移动装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未经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55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