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独立旋压抱箍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5531.0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0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孙孟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山嘉富达五金塑胶制品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6 | 分类号: | F16L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抱箍圈 本实用新型 抱箍 通孔 旋压 机械性能 螺旋状弹性件 长条状通孔 连接部表面 长条板状 可靠使用 固定件 紧固件 自由端 最小径 匹配 平行 自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独立旋压抱箍,包括抱箍圈与设置于抱箍圈两自由端的连接部,所述的抱箍圈为螺旋状弹性件,且两自由端所处的横截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连接部均为长条板状,且连接部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的连接部表面设置有长条状通孔,该通孔长度不超过连接部的1/4,所述的连接部设置有与通孔最小径相匹配的固定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机械性能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独立旋压抱箍。
背景技术
抱箍作为一种常用的紧固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管道装设的场合,可现有背景技术下的抱箍,虽然对于水平方向的应力承受能力强,但是在垂直方向上的应力承受能力就偏弱,一旦在垂直方向的应力较大就有可能发生崩裂,此外,现有背景技术下的抱箍通常为两个片体,存在安装时需要调整两个片体之间位置关系的状况,造成了安装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独立旋压抱箍,旨在解决抱箍垂直方向上应力承受能力较弱的问题以及安装可能存在的不便之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独立旋压抱箍,包括抱箍圈与设置于抱箍圈两自由端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抱箍圈为螺旋状弹性件,且两自由端所处的横截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连接部均为长条板状,且连接部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的连接部表面设置有长条状的通孔,该通孔长度不超过连接部的1/4,所述的连接部设置有与通孔最小径相匹配的固定件。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本身为弹性件,故本身水平方向的应力承受能力大为增强,由于连接部上的通孔为长条状,故而当固定件连接两个连接部后,在垂直方向上也允许抱箍本身作一定的位移,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故而又兼顾了垂直方向上的应力承受能力,且由于本抱箍可以是一体式结构,安装时只需要单个箍体就能实现紧固,进而简化了安装的步骤。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抱箍圈的圈体环绕圈数不大于3。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圈数太多其紧固效果和可靠性反而下降,3个或以下的圈数是满足要求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抱箍圈的圈体截面形状为矩形、橄榄形、圆形或圆弧形其中的一种,且所述的抱箍圈两自由端之间的间隔不为0。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不同截面的抱箍圈能够适用于各种场合,诸如圆形截面的抱箍圈就适用于柔性物体,而矩形则适用于刚性物体,抱箍圈自由端间隔不为0则为垂直方向的应力提供了缓冲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部的方向与抱箍圈的长度方向一致。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确保了抱箍圈的连接部能够相互连接,并且在垂直方向上能获得最好的缓冲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件为螺钉副。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螺钉副获得和使用方法简单,适用于各种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抱箍圈1、连接部2、通孔3、固定件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相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相关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本身而举的优选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本技术领域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技术领域内的公知技术,是本技术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山嘉富达五金塑胶制品厂有限公司,未经台山嘉富达五金塑胶制品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55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机水管抱箍安装器
- 下一篇:管道连接结构及化工设备的管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