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硫铵饱和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4861.8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2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美方煤焦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1/10 | 分类号: | C10K1/10;C01C1/2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陈婷婷 |
地址: | 01604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铵饱和器 导入装置 氨气 氨气预热器 本实用新型 氨气阀门 饱和器 阀门 加酸 硫酸 硫酸铵晶体 晶体颗粒 装置应用 除氨 换热 硫铵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硫铵饱和器装置。所述硫铵饱和器装置包括硫铵饱和器、氨气导入装置、硫酸导入装置及氨气预热器,所述氨气导入装置通过所述氨气预热器与所述硫铵饱和器连接,所述硫酸导入装置与所述硫铵饱和器连接,所述硫铵饱和器包括氨气阀门及加酸阀门,所述氨气阀门及所述加酸阀门均设于所述硫铵饱和器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硫铵饱和器装置应用硫铵生产,将导入的氨气先进入氨气预热器通过换热后进入饱和器中反应,生产的硫酸铵晶体生产速度高,晶体颗粒大,饱和器除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硫铵饱和器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焦炭生产大国,全国有大小焦炉近2000多座,乌海地区就有近30家焦化焦化企业,煤焦化是乌海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目前焦炉生产方式仍较为粗放,生产效率低下,单位产品的能耗很高,人力资源使用成本高。现有的硫铵饱和器装置不能再硫铵工段根据母液温度及酸度变化情况调节加酸阀门和氨气预热器的蒸汽阀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氨效果好,不容易出现氨气不足或氨气过量,提高硫铵生产的硫铵饱和器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硫铵饱和器装置包括硫铵饱和器、氨气导入装置、硫酸导入装置及氨气预热器,所述氨气导入装置通过所述氨气预热器与所述硫铵饱和器连接,所述硫酸导入装置与所述硫铵饱和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硫铵饱和器装置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氨气导入装置包括蒸氨塔、氨气冷却器、脱硫溶液槽、氨硫管道、脱硫塔,所述蒸氨塔一端通过所述氨气冷却器与所述脱硫溶液槽连接,所述蒸氨塔一端与所述氨硫管道连接,所述脱硫溶液槽与所述脱硫塔连接,所述氨硫管道与所述硫铵饱和器连接,所述脱硫塔与所述硫铵饱和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硫铵饱和器装置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氨气导入装置还包括脱硫预冷塔及预冷塔阀门,所述脱硫预冷塔一端与所述蒸氨塔连接,所述脱硫预冷塔另一端与所述脱硫塔连接,所述预冷塔阀门设于所述脱硫预冷塔与所述蒸氨塔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硫铵饱和器装置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氨硫管道包括氨气阀门、蒸氨塔压力计及氨气流量控制器,所述氨气阀门设于所述氨硫管道上,所述蒸氨塔压力计设于所述蒸氨塔上,所述氨气流量控制器与所述蒸氨塔压力计及所述氨气阀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硫铵饱和器装置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氨硫管道包括不锈钢管道本体及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于所述不锈钢管道本体相对外围。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硫铵饱和器装置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硫铵饱和器包括氨气阀门、加酸阀门及阀门控制器,所述氨气阀门及所述加酸阀门均设于所述硫铵饱和器上,且均与所述阀门控制器连接,所述硫铵饱和器包括设于其中的温度计及酸度计,所述温度计通过所述阀门控制器与所述氨气阀门连接,所述酸度计通过所述阀门控制器与所述加酸阀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硫铵饱和器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应用硫铵生产,将导入的氨气先进入氨气预热器通过换热后进入饱和器中反应,生产的硫酸铵晶体生产速度高,晶体颗粒大,饱和器除氨效果好,硫铵工段可以根据母液温度及酸度变化情况,自动调节加酸阀门和氨气预热器的蒸汽阀门。蒸氨工序注意蒸氨塔顶和底部压力,打开进饱和器的氨气阀门。缓慢关闭进预冷塔的氨气阀门。脱硫工段根据脱硫液的挥发氨含量调节进氨气冷却器的阀门开度,在保证挥发氨在8-12tt的指标下,多余的氨气全部送入饱和器。
80-90℃左右的氨气进入预冷塔,在预冷塔内与冷却煤气的氨水混合接触,易造成预冷塔内煤气温度升高,增加预冷系统负荷,使氨气在塔内与氨水混合,重新回到机械化澄清槽,再重复蒸氨处理,增加了蒸氨系统的负荷,但其氨气缓冲效果好。与所述氨硫管道配合设置,可选择使用氨硫管道或氨气预冷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美方煤焦化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美方煤焦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48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床熔渣气化炉的排渣系统
- 下一篇:基于焦化尾气综合利用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