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构件及健康监测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2560.1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8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茹;段元锋;叶津剑;何旋;周联英;孙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宋元松;周恺丰 |
地址: | 3100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模拟模块 荷载模拟 检测模块 健康监测 结构健康 用户监控终端 本实用新型 环境适应性 摄像模块 试验装置 结构件 实际工作状态 土木工程结构 无线传输模块 应用范围广 长期稳定 传输模块 腔体外部 无线传输 智能化 腔体 试件 体内 传输 试验 管理 | ||
1.一种结构件及健康监测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室腔体(1),设置在实验室腔体(1)内的荷载模拟模块(3)、环境模拟模块(4)、结构健康检测模块(5)及现场摄像模块(6),位于实验室腔体(1)外部的用户监控终端(9);所述结构健康检测模块(5)设置在试件(2)上并位于荷载模拟模块(3)的内部,所述用户监控终端(9)通过无线传输模块(7)或有线传输模块(8)与环境模拟模块(4)、结构健康检测模块(5)及现场摄像模块(6)连接;所述荷载模拟模块(3)包括反力架(11)、竖向加载器(12)、水平加载器(19)及同步液压加载器(13),所述反力架(11)、竖向加载器(12)及水平加载器(19)综合作用在试件(2)上;所述结构健康检测模块(5)由多种传感器构成并设置在试件(2)上,其包括温度传感器(15)、湿度传感器(16)、光传感器(17)、应力传感器(23)及应变传感器(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件及健康监测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室腔体(1)由内壁、中间保温层及外壁组成,其上设置有可移动充气密封分隔门;所述实验室腔体(1)的顶部设置有预设传力孔(25),其内壁上设置有摄像头(18),其侧壁上设置有人工监视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件及健康监测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模拟模块(4)包括淋雨喷头(10)、LED灯管(24)、UV紫外荧光灯管(29)、制冷/制热管道(28)、CO2供气装置(30)、热蒸发型加湿器(31)、雨水器(33)及SO2和H2S供气装置(34);所述淋雨喷头(10)设置在实验室腔体(1)的顶部,所述制冷/制热管道(28)均布在实验室腔体(1)的内壁上,所述LED灯管(24)设置在实验室腔体(1)的内壁上,所述UV紫外荧光灯管(29)设置在实验室腔体(1)顶部拐角处;所述CO2供气装置(30)、热蒸发型加湿器(31)、雨水器(33)及SO2和H2S供气装置(34)设置在位于实验室腔体(1)外的材料设备间(21)内,其通过实验室腔体(1)侧壁上的气体传输孔(20)与实验室腔体(1)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件及健康监测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监控终端(9)包括监控主机、服务器、显示单元及报警器,所述监控主机发出指令控制相关仪器设备的工作参数并收集、发送、处理、存储及调用信号,通过所述有线传输模块(8)自动对所述荷载模拟模块(3)的相关设备进行智能化管控,通过所述有线传输模块(8)或所述无线传输模块(7)基于现场环境参数变化自动对所述环境模拟模块(4)的相关设备进行智能化管控,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7)对所述现场摄像模块(6)和结构健康检测模块(5)进行智能化管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结构件及健康监测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监控终端(9)通过有线传输模块(8)与同步液压加载器(13)通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件及健康监测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7)包括数据转换单元(101)、第一无线发射端(102)、第二无线接收端(103)、第一无线接收端(104)及第二无线发射端(105),所述第一无线发射端(102)及第二无线接收端(103)设置在实验室腔体(1)内,所述第一无线接收端(104)及第二无线发射端(105)设置在用户监控终端(9)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件及健康监测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7)的通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蓝牙、ZigBee、Wi-Fi、GSM、GPRS、CDMA、WLAN、WA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25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尘器性能测试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采样溶解加样一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