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复合型管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2026.0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6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刘萍;张书军;上官丰收;段建良;张书林;雷鹏;刘祥;王怀安;杨先辉;高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华通线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达科创(唐山)石油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油气井测试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H01B7/02;H01B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惠磊 |
地址: | 0633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缆 复合型管 动力缆 外管 本实用新型 填充层 管缆 耐高温性能 承载能力 连续油管 油泵电缆 有效解决 石油开采 收放线 绝缘 线缆 钻探 铠层 封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复合型管缆,包括外管、动力缆以及信号缆;动力缆和信号缆均为圆形;动力缆和信号缆之间相互间隔,并通过填充层封装于外管内;填充层与外管之间设有装铠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续复合型管缆集连续油管、油泵电缆、信号缆于一身,在解决各项功能的同时大长度和承载能力的运用,有效解决了石油开采钻探的等各方面的问题;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管缆内线缆之间相互干扰较小、方便收放线,并且绝缘强度较、耐高温性能更佳;能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提高管缆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复合型管缆。
背景技术
潜油泵电缆主要应用于潜油泵,潜油泵的工作环境一般是在几千米的地下工作。油井中工作条件恶劣,常处于高温、高压,以及含油气等腐蚀性很强的环境中。潜油泵电力电缆可分为圆形和扁形两种;受油井套管狭小空间的限制,通常潜油泵电力电缆以扁形为主,由于扁形电缆是非对称结构,当电力传输时,因磁场的不平衡而产生的电磁感应会引起磁滞损耗,使电缆发热,当油井套管尺寸允许的情况下宜采用圆形电缆。
潜油泵电缆需要的耐油性、防腐性特别强。现有技术中的潜油泵电缆面临以下技术问题:
1、易有溶剂浸入。很多复杂的地下情况,尤其是含气多的油田,压力大,有的还有苯类化合物杂质,所以油气易透过护套,接触绝缘层后,慢慢让聚丙烯绝缘层破坏。
2、长期使用。潜油泵下井一般要求连续工作一年,每次大修,都能发现电缆的损坏,剖开使用过的电缆经常可以发现护套损坏导致液体进入电缆内部,在高温环境下,使聚丙烯绝缘层发生溶胀,溶胀后的绝缘层变软、绝缘强度降低,在高温环境下,铜线慢慢偏移,导致铜线偏芯造成局部电缆击穿。另外,油泵电缆外铠损坏还可能造成井堵塞等各类问题。
3、无法实现大长度垂直入井,井口密封难度大。
4、只能进行动力传输,无法实现信号传输和监控。
油泵电缆的这些缺点,只能通过改变绝缘材料和结构的方法进行改善,但由于局限在油泵电缆的类别上,很难有大的突破。基于上述管缆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连续复合型管缆,旨在解决现有管缆寿命短、线缆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复合型管缆,包括外管、动力缆以及信号缆;动力缆和信号缆均为圆形;动力缆和信号缆之间相互间隔,并通过填充层封装于外管内;填充层与外管之间设有装铠层。
优选地,动力缆包括导体和绝缘层,绝缘层套设于导体外,绝缘层为乙丙橡胶绝缘层;信号缆包括信号线、绝缘套以及屏蔽层,绝缘套套设于信号线外,屏蔽层包裹于绝缘套的外部。
优选地,绝缘套为氟塑料绝缘套,屏蔽层为铝箔层。信号缆外还可以套设有护套;护套厚度为1.5mm至1.7mm。连续复合型管缆的外径为36mm至39mm;动力缆的外径9.2mm至11.1mm;信号缆的外径为9.5mm至11.5mm
优选地,外管内设有三根动力缆和一根信号缆;信号缆内设有五根信号线。绝缘层的厚度为1.1mm至1.4mm,绝缘套的厚度为0.4mm至0.7mm。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得管缆内线缆之间相互干扰较小、方便收放线,并且绝缘强度较、耐高温性能更佳;能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提高管缆的寿命;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续复合型管缆集连续油管、油泵电缆、信号缆于一身,在解决各项功能的同时大长度和承载能力的运用,有效解决了石油开采钻探的各方面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续复合型管缆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华通线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达科创(唐山)石油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油气井测试分公司,未经河北华通线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达科创(唐山)石油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油气井测试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2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平行集束绝缘电缆
- 下一篇:一种芯片键合线阻抗匹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