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极片在碾压过程中的纠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97977.3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4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良;郭金强;郭忠国;张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纠偏 光电头 电池极片 本实用新型 纠偏控制器 纠偏设备 左右两侧 碾压 水平横向方向 边缘间隔 纠偏电机 纠正偏移 偏移方向 预设距离 合格率 保证 输出 检测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极片在碾压过程中的纠偏设备,包括左纠偏光电头(2)和右纠偏光电头(3);所述左纠偏光电头(2)和右纠偏光电头(3)位于需要纠正偏移方向的电池极片(1)的左右两侧边缘上方;所述左纠偏光电头(2)和右纠偏光电头(3)输出的检测光线,在水平横向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电池极片(1)的左右两侧边缘间隔预设距离;所述纠偏控制器(5),分别与左纠偏光电头(2)和右纠偏光电头(3)相连接;纠偏电机(4),与纠偏控制器(5)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电池极片的偏移方向进行相应的纠偏,具有较高的纠偏精度,能够有效避免纠偏不良的问题,从而保证电池极片的生产质量,保证电池极片的生产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极片在碾压过程中的纠偏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
对于目前的锂离子电池,其具有的电池极片在碾压过程中容易出现方向偏移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纠偏。但是,目前常常存在纠偏精度低,纠偏传感器失灵等问题,从而导致在碾压后进行电池极片的收卷时,出现收卷不齐、起褶、断带,甚至碾压辊咯伤等问题。
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电池极片碾压机向着高速碾压方向发展,一旦出现纠偏问题,往往导致大量的电池极片损失,产生较多的质量不良的电池极片,不仅严重降低了电池极片的生产质量,而且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整体生产成本。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技术,其可以根据电池极片的偏移方向进行相应的纠偏,具有较高的纠偏精度,能够有效避免纠偏不良的问题,从而保证电池极片的生产质量,保证电池极片的生产合格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极片在碾压过程中的纠偏设备,其可以根据电池极片的偏移方向进行相应的纠偏,具有较高的纠偏精度,能够有效避免纠偏不良的问题,从而保证电池极片的生产质量,保证电池极片的生产合格率,有利于广泛地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极片在碾压过程中的纠偏设备,包括左纠偏光电头和右纠偏光电头;
所述左纠偏光电头和右纠偏光电头位于需要纠正偏移方向的电池极片的左右两侧边缘上方;
所述左纠偏光电头和右纠偏光电头输出的检测光线,在水平横向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电池极片的左右两侧边缘间隔预设距离;
所述左纠偏光电头,用于实时向其正下方输出检测光束,并检测该检测光束是否被阻挡,如果是,实时向纠偏控制器发出极片左侧发生偏移报警信号;
所述右纠偏光电头,用于实时向其正下方输出检测光束,并检测该检测光束是否被阻挡,如果是,实时向纠偏控制器发出极片右侧发生偏移报警信号;
所述纠偏控制器,分别与左纠偏光电头和右纠偏光电头相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左纠偏光电头发来的极片左侧发生偏移报警信号时,实时发出向右移动控制信号给纠偏电机,而在接收到所述右纠偏光电头发来的极片右侧发生偏移报警信号时,实时发出向左移动控制信号给纠偏电机;
纠偏电机,与纠偏控制器相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纠偏控制器发来的向右移动控制信号和向左移动控制信号时,实时对应控制所述电池极片向右和向左移动。
其中,所述电池极片位于一个纵向传送的传送带顶面,所述传送带下方具有传送辊;
所述传送辊用于传送所述传送带,所述传送辊与所述纠偏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联动连接。
其中,所述纠偏电机为步进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79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