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97820.0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1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越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明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F28F9/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曾祥兵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力 套管 流道 两端封闭 本实用新型 热交换机组 热力发动机 内层套管 次内层 次外层 连通 热传递效率 出液流道 进液流道 水平设置 外层套管 内通道 入口端 输出端 内壁 伸入 外壁 能耗 同心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交换机组,包括同心且水平设置的四个套管,四个套管从内到外分别为内层套管(111)、次内层套管(112)、次外层套管(113)和外层套管(114);两端封闭的进液流道(2);两端封闭的出液流道(3);两端封闭的主热力流道(411),由所述内层套管(111)的内通道构成;两端封闭的次热力流道(412),设于次内层套管(112)的外壁与次外层套管(113)的内壁之间,并与所述次热力流道(412)连通;热力发动机(5),其热力输出端伸入于主热力流道(411)的入口端中且与之连通,以使热力发动机(5)生成的热力传递进所述主热力流道(411)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耗低,热传递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机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交换机组,一般采用的是燃煤锅炉,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是能耗高,热传递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交换机组,能耗低,热传递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交换机组,包括同心且水平设置的四个套管,四个套管从内到外分别为内层套管、次内层套管、次外层套管和外层套管;两端封闭的进液流道,形成在次外层套管的外壁与外层套管的内壁之间,且其配置有相应的进液口;两端封闭的出液流道,形成在内层套管的外壁与次内层套管的内壁之间,并与所述进液流道连通,且其配置有相应的出液口;两端封闭的主热力流道,由所述内层套管的内通道构成;两端封闭的次热力流道,设于次内层套管的外壁与次外层套管的内壁之间,并与所述次热力流道连通;热力发动机,其热力输出端伸入于主热力流道的入口端中且与之连通,以使热力发动机生成的热力传递进所述主热力流道中。
进一步的,热交换机组还包括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入端与次热力流道连通,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出端与热力发动机连通,以使流入余热回收装置的热力流回流进热力发动机中。
进一步的,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微分式换热器,微分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和若干根设于壳体的内腔中并相互连通的热交换排管,所述壳体上形成有与次热力流道连通的热量进口和与热力发动机连通的出口,所述热量进口与任意一所述热交换排管连通。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热交换排管的长度沿着四个套管的长度延伸并与壳体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热交换排管呈至上而下间隔分布,相邻所述热交换排管之间形成有助燃风道,所述助燃风道的长度沿着热交换排管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圆筒状结构体且其截面为圆形,每一所述热交换排管的长度沿着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热交换排管间隔地设于所述壳体中,相邻所述热交换排管之间形成有助燃风道,所述助燃风道的长度沿着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送风端与壳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壳体的内腔靠近热交换排管一端的端部处具有送风区,所述鼓风机的送风端与送风区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腔靠近热交换排管另一端的端部处具有助燃风缓冲区,所述助燃风缓冲区通过送风管与热力发动机连通。
进一步的,靠近所述热量进口的那一根热交换排管与热量进口连通,远离所述热量进口的那一根热交换排管外接与之连通的排烟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流道的进液口外接有与之连通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进液口朝上设置;所述出液流道的出液口外接有与之连通的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出液口朝上设置,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设于靠近所述热力发动机的那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主热力流道中设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的扰流板,相连间的扰流板呈上下左右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热交换机组还包括U型连通管,所述进液流道与出液流道通过U型连通管连通;所述主热力流道与次热力流道之间形成有连通的热力排口,所述主热力流道临近所述热力排口的那一端具有密封设置的封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明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明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7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印染的智能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扰流功能的热交换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