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加温管密性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97783.3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3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冯斌;柳军;王春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14 | 分类号: | G01M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曾莺华 |
地址: | 20216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温管 进气端 密闭组件 阻气 密性试验 船用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进气管 密闭 压力表 气体压力 施工量 拆卸 连通 测试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用加温管密性试验装置,其包括:加温管,包括进气端和阻气端;阻气端密闭组件,与加温管的阻气端可拆卸连接,阻气端密闭组件用于密闭加温管的阻气端;进气端密闭组件,与加温管的进气端可拆卸连接,进气端密闭组件用于密闭加温管的进气端;进气管,与进气端密闭组件连通;压力表,设于进气管上,用于测试加温管内的气体压力。本实用新型的船用加温管密性试验装置可以方便快速地安装或拆卸到加温管上,从而大大地减少了施工的工序及施工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加温管密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船舶制造领域,加温管束单元在完成后再吊运船上油舱内安装,需要在船上油舱内进行密性压力试验后再进入下道工序。现有技术中,一般在油舱内做压力密性试验的工序是:先将加温管束单元的两个端口用封板满焊封口,然后进行压力密性试验,试验完后再将封板割除,并对端口打磨。整体试验过程费时费力,并且大大地增加了施工量;同时,由于需要通过增加的焊接工序,不能确保补焊质量,更进一步,由于空间狭小,有些补焊位置需要拆卸其他管子才能进行,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工作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整体试验过程费时费力,并且大大地增加了施工量的缺陷,提供一种船用加温管密性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船用加温管密性试验装置,其包括:
加温管,包括进气端和阻气端;
进气端密闭组件,与所述加温管的进气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气端密闭组件用于密闭所述加温管的进气端;
阻气端密闭组件,与所述加温管的阻气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阻气端密闭组件用于密闭所述加温管的阻气端;
进气管,与所述进气端密闭组件连通;
压力表,设于所述进气管上,用于测试所述加温管内的气体的压力。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与加温管可拆卸连接的阻气端密闭组件和进气端密闭组件,使加温管密性试验可以方便、快速、有效地完成,并大大地减少了施工的工序及施工量。
较佳地,所述进气端密闭组件包括:
进气端压板,所述进气端压板压设于所述加温管的进气端,所述进气端压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气管,另一端连通所述加温管;
进气端夹箍,沿所述加温管的径向夹设于所述加温管的外表面;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加温管的轴向依次穿设于所述进气端压板和所述进气端夹箍。
较佳地,所述进气端夹箍包括:
进气端第一夹件和进气端第二夹件,所述进气端第一夹件和进气端第二夹件相对设置,且相互匹配且用于组合形成所述进气端夹箍。
较佳地,所述进气端密闭组件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分别贯穿于所述进气端第一夹件和所述进气端第二夹件,且用于将所述进气端第一夹件和所述进气端第二卡件锁紧套设于所述加温管的外表面。
较佳地,所述进气端密闭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夹设于所述进气端压板与所述加温管的进气端之间。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可以更好地密封加温管的进气端,从而提高加温管密性试验的有效性。
较佳地,所述阻气端密闭组件包括:
阻气端压板,所述阻气端压板压设于所述加温管的阻气端;
阻气端夹箍,沿所述加温管的径向夹设于所述加温管的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77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子密封座密封性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净水机漏水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