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织芯片制作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97751.3 | 申请日: | 2018-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6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熊中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中堂 |
| 主分类号: | G01N1/36 | 分类号: | G01N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芯片 固定模具 受体蜡块 制作装置 微阵列 盖板 本实用新型 钻孔装置 钻头 医疗器械技术 固定受体 竖直设置 成品率 容置孔 上端面 组织芯 蜡块 正对 费力 开口 穿过 缓解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织芯片制作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组织芯片制作装置,包括固定模具、第一盖板以及钻孔装置;固定模具设有能够套设固定受体蜡块的凹槽,第一盖板上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一微阵列孔,第一盖板能够固设在固定模具上,并使第一微阵列孔的开口正对凹槽内的受体蜡块的上端面;钻孔装置上设有钻头,钻头能够穿过第一微阵列孔并在受体蜡块上钻出用于放置组织芯的容置孔。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组织芯片中的受体蜡块制作所需步骤多,费时费力且成品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织芯片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组织芯片(tissuechip),又称组织微阵列(tissuemicroarray,TAM),它是将几十至上千个微小组织整齐的集成在一张载玻片上所形成的组织阵列芯片,即组织芯片。组织芯片具有高通量、大样本、实验误差小、可比性强、省时、省力及经济等优点。组织芯片不仅能用于HE染色、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等传统的病理技术中,还能用于原位杂交技术、荧光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和原位PCR技术等先进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对基因、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三个水平进行研究。目前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和科研工作中。
组织芯片制作方法包括两种,一种采用自动组织芯片仪器制作,另一种为手动制作,二者均有不同的缺点,不能广泛推广。自动组织芯片仪器结构复杂且价格极为昂贵(自动组织芯片仪售价约30-60万元),限制了组织芯片的推广和普及,制约了组织芯片技术发展。手动制作组织芯片相对便宜(手动组织芯片仪售价约1-6万元)和易于推广,但具有更多的缺点。首先,手动制作组织芯片制作受体蜡块困难,目前较常用的为空心针打孔法和模具铸造法,空心针打孔法易造成蜡块断裂、打孔大小不均及排列不整齐,模具铸造法可能出现无法脱模,两种方法制作受体蜡块步骤较多,且二者较难用于高通量受体蜡块制作,也无法批量制作。商品预制受体蜡块可克服上述大部分困难,但价格较贵(每个预制蜡块约100-400元),并且在后期组织芯片制作过程中步骤很多,费时费力。最后,现有的手动制作组织芯片步骤繁琐,所需的设备和配件较多,并且很多步骤涉及到蜡块加热、降温,如选用商品预制受体蜡块,组织芯片制备步骤会更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织芯片制作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组织芯片中的受体蜡块制作所需步骤多,费时费力且成品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织芯片制作装置,包括固定模具、第一盖板以及钻孔装置;
所述固定模具设有能够套设固定受体蜡块的凹槽,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一微阵列孔,所述第一盖板能够固设在所述固定模具上,并使所述第一微阵列孔的开口正对所述凹槽内的受体蜡块的上端面;
所述钻孔装置上设有钻头,所述钻头能够穿过所述第一微阵列孔并在所述受体蜡块上钻出用于放置组织芯的容置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模具的上端面设有两端开口的卡槽,所述卡槽一端开口朝向所述凹槽,所述第一盖板在水平方向延伸设有凸块,所述第一盖板能够套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凸块能够套设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凹槽和所述卡槽限制所述第一盖板相对所述固定模具在水平方向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的长度大于所述卡槽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微阵列孔的截面直径相同且整齐均匀的布设在所述第一盖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钻孔装置为微型电钻。
进一步的;还包括包埋有人体组织的供体蜡块,所述微型电钻驱动端连接有毛细钢管,所述毛细钢管内径等于组织芯的直径,所述微型电钻能够驱动所述毛细钢管插入所述供体蜡块并采集组织芯。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盖板大小形状相同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多个第二微阵列孔,所述第一微阵列孔在所述第一盖板上的位置分布与所述第二微阵列孔在所述第二盖板上的位置分布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中堂,未经熊中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77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炉前样品夹持的夹持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包埋注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