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复膜机的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97108.0 | 申请日: | 2018-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0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剑;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勇晟印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0 | 分类号: | B32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机构 全自动复膜机 进料装置 放料架 部件定位 上下位移 机架宽度方向 链条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 前后位移 驱动 可调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复膜机,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复膜机的进料装置,解决了现有不便于调节夹持机构与其他部件定位的问题,该一种全自动复膜机的进料装置包括机架、放料架以及夹持机构,所述机架内设置有驱动放料架上下位移的链条传动装置,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放料架上方且沿机架宽度方向前后位移,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一驱动夹持机构沿机架高度方向上下位移的调节件,具有可调节夹持机构相对机架的距离,从而便于夹持机构与其他部件定位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复膜机,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复膜机的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全自动复膜机是针对印刷品之表面复膜,如用于书本、海报、彩盒包装、手提袋等。因应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油性复膜将逐渐被水性复膜所取代。
现有技术中,全自动复膜机由依次设置的进料部件、复膜部件、分离部件以及收料部件构成,一般需复膜的印刷品较小,通过进料部件将印刷品相邻面相互粘接部分连成长条,再送至复膜部件中进行复膜,复膜之后的印刷品经分离部件分切成原先印刷品大小,从而便于完成对印刷品的连续复膜工作。
现有技术中的进料部件包括夹持机构以及用于放置印刷品的放料架,夹持机构固定于机架上,通过一链条传动装置带动放料架上下位移,使其印刷品与夹持机构相贴,再经夹持机构输送至复膜部件中进行复膜;现有技术不足在于,夹持机构直接固定于机架上不可调节,当各部件安装时,夹持机构与复膜部件中存在一定定位差距时,需要对整个进料部件进行调整,才能够将夹持机构与脱模部件定位准确,不便于其安装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复膜机的进料装置,具有可调节夹持机构相对机架的距离,从而便于夹持机构与其他部件定位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全自动复膜机的进料装置,包括机架、放料架以及夹持机构,所述机架内设置有驱动放料架上下位移的链条传动装置,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放料架上方且沿机架宽度方向前后位移,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一驱动夹持机构沿机架高度方向上下位移的调节件。
采用上述结构,将印刷品放置于放料架上,通过连通传动装置驱动放料架上下位移,一方面使其印刷品上升与夹持机构相贴便于夹持机构对印刷品进行夹持输送至复膜机构内,另一方面便于将放料架朝下位移,便于将印刷品放置于放料架上;进而通过夹持机构可沿机架宽度方向来回移动,以及调节件调节夹持机构相对机架上下位移,便于夹持机构与其他部件进行定位。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调节件包括连接杆、设置于机架上的滑移座以及丝杆,连接杆竖直设置于夹持机构上端并穿过滑移座一端延伸至滑移座上方,连接杆延伸出滑移座上方的一端上固定有驱动座,丝杆穿过驱动座且与驱动座螺纹配合并一端抵接于滑移座上端。
采用上述结构,调节夹持机构上下位移时,通过转动丝杆,在丝杆与驱动座的螺纹配合作用力下以及连接杆对驱动座的限位作用,使其驱动座带动连接杆相对滑移座上下位移,进而带动夹持机构上下位移,从而实现调节夹持机构位置的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丝杆延伸至驱动座上方的一端固定有手轮。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手轮便于工作人员带动丝杆转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机架沿其宽度方向固定有夹持杆,滑移座套设于夹持杆上并沿夹持杆前后位移,所述滑移座上螺纹连接一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一端抵接于夹持杆上。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滑移座穿过夹持杆,相对夹持杆前后位移,继而通过紧固螺栓与滑移座的螺纹配合以及紧固螺栓一端抵接于夹持杆上,对夹持机构限位于夹持杆上,从而实现夹持机构相对机架的左右位移,便于夹持机构与其他部件的定位。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放料架包括框架和用于放置印刷品的放料车,放料车下端设置有滚轮,框架上开设有供滚轮滚入的滑轨,所述框架与链条传动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勇晟印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勇晟印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71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