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生物电池的终端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96518.3 | 申请日: | 2018-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7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8/22 | 分类号: | H01M8/22;H02J50/00;A61B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萌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设备 无线电 接收单元 生物电池 生物质燃料 电池模块 发送单元 本实用新型 生物体 电量供应 电能传输 电性连接 工作模块 外部供电 生物质 植入 体内 驱动 | ||
1.一种集成生物电池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物质燃料电池模块,被植入于生物体体内,利用生物质产生电能;
无线电量发送单元;
无线电量接收单元,所述无线电量发送单元将所述生物质燃料电池模块产生的电能传输至无线电量接收单元;
工作模块,与所述无线电量接收单元电性连接,驱动其工作的电能至少部分来自于所述无线电量接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生物电池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燃料电池模块包括正极及负极,所述正极与负极上均设置有包覆层,在所述正极的包覆层内包覆有正极反应酶,在所述负极的包覆层内包覆有负极反应酶,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设置有绝缘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生物电池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及负极均为圆筒状,所述正极与负极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并向相反方向延伸,所述正极及负极均包括外侧壁及内侧壁,所述正极的内侧壁与外侧壁以及所述负极的内侧壁与外侧壁均设置有所述包覆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生物电池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量发送单元埋设于生物体皮肤的表皮层下,所述无线电量接收单元贴附于皮肤外,且所述无线电量接收单元的位置与所述无线电量发送单元隔着皮肤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生物电池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块包括监测单元、控制单元及显示单元,所述监测单元监测并收集生物体数据,并将该数据发送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并将该数据和/或该数据的处理结果通过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出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生物电池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块还包括电池单元及配电单元,所述配电单元与所述无线电量接收单元及所述电池单元电性相连,所述配电单元将所述无线电量接收单元的剩余电量存入所述电池单元,或将所述电池单元内的电量调出和所述无线电量接收单元共同为所述工作模块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生物电池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块还包括无线数据传输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将生物体数据和/或生物体数据的处理结果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至无线数据接收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生物电池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块位于生物体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生物电池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单元位于所述工作模块的底层,所述监测单元及所述无线电量接收单元均直接与皮肤接触,所述显示单元位于所述工作模块的顶层,所述配电单元、所述电池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及所述无线数据传输单元设置于所述监测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生物电池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块还包括通信模块,包括通信数据接收单元和通信数据发送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65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氢燃料泄露的水氢发电机
- 下一篇:可提高电池性能的风冷燃料电池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