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传感器补偿后焦的光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94108.5 | 申请日: | 2018-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7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三忠;曹葛濛;厉冰川;尚洁阳;盛亚茗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中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康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移动传感器 位置传感器 光学系统 镜头底座 驱动机构 移动机构 后焦 本实用新型 波长光波 分光棱镜 基准位置 控制电路 组初始化 多束光 光路 镜筒 聚焦 全程 清晰 检测 | ||
一种可移动传感器补偿后焦的光学系统,包括:镜筒、镜头底座以及设置于镜头底座上的多束光的分光棱镜、用于接收不同波长光波的移动机构组及其驱动机构组、用于检测移动机构组初始化基准位置的位置传感器以及分别与驱动机构组和位置传感器相连的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全程倍率下不同光路同时聚焦清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光学器件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可移动传感器补偿后焦的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市场上已经实现了单独的水平的光路的镜头,当然也有部分镜头实现了用分光元件将光路分成不同光谱的多光路然后对应进入相应芯片同时成像的技术。但是对于多光路到成像面的共焦问题仍很难解决。虽有一些技术采用切换光路中滤光片厚度来调节光路的后焦,可达到部分倍率下成像清晰,但是可调节的范围为几个固定倍率,很难保证镜头在全程倍率下都能够清晰成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多光路镜头无法实现共焦导致画质模糊、清晰成像的动态聚焦范围较小的缺陷,提出一种可移动传感器补偿后焦的光学系统,采用的是移动传感器进行六轴调焦的技术,实现初始倍率高画质且色彩丰富的图像融合,通过点胶装置将可移动传感器与移动机构固定为一体,移动机构使得可移动传感器沿光轴方向做往返运动,达到调节光学后焦的目的。每次镜头初始化时,通过位置传感器获取当前移动机构组的基准位置,这样就可以实现全程倍率下不同光路同时聚焦清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系统,包括:镜筒、镜头底座以及设置于镜头底座上的多束光的分光棱镜、用于接收不同波长光波的光路传感器、可移动传感器与移动机构组通过点胶机构相互连接、用于驱动移动机构和可移动传感器的驱动机构组、用于检测移动机构组初始化基准位置的位置传感器以及分别与驱动机构组和位置传感器相连的控制电路,其中:移动机构组通过驱动机构组的驱动,可沿分光棱镜的任一光路的光轴方向做往返运动,位置传感器检测移动机构组的初始基准位置并通过控制电路计算得到移动传感器不同倍率下的位置参数以及目标位置,进而得出控制指令并输出至驱动机构组实现移动机构组在不同倍率下沿光轴方向精确移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校准上述的光学系统的六轴调节装置,包括:X轴方向线性移动装置、Y轴方向线性移动装置、Z轴方向线性移动装置、α转角位移移动装置、θ转角位移移动装置、β转角位移移动装置、粗调线性位移装置、带有吸附平台以及真空吸附装置的吸附机构。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多光路共焦,且能够在不同倍率下得到高画质且具有丰富色彩的清晰图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镜头底座示意图;
图3为镜头底座拆解示意图;
图4为可移动传感器示意图;
图5、图6为移动机构组示意图;
图7、图8为支架放大细节图;
图9为移动框示意图;
图10为系统结构图;
图11为六轴调节装置、点胶机构示意图
图12、图13为六轴调节装置、点胶机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中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中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41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摄像机双网模块集成系统
- 下一篇:伸缩式摄像头及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