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外科术后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93576.0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8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波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3537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红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接框 弹性布片 开槽 术后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 金属夹条 胸外科 患者身体 连接胶条 魔术粘贴 配合连接 医疗护理 创口 长条形 固定的 固定钉 加强丝 包扎 挂环 胶条 棉饼 取下 挂钩 便利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外科术后固定装置,包括左承接框和右承接框,以及左承接框和右承接框两端相互之间连接的连接胶条,左承接框和右承接框相对一侧的中部均开设有长条形的开槽,左承接框上的开槽内通过固定钉固定有一金属夹条,该金属夹条与开槽之间固定有一弹性布片,弹性布片的底部通过双面魔术粘贴片固定有医用包扎棉饼。本实用新型通过以左承接框和右承接框,配合连接胶条和加强丝构成的框架,再配合在该框架上设置的弹性布片,以及在弹性布片上固定的第一挂钩,以及右承接框上设置的第一挂环,使得医务人员在清理创口时,不必将该装置从患者身体上取下,为医疗护理带来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胸外科术后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胸外科术后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病人进行胸外科手术后,根据刀口愈合情况要用固定带进行捆绑定位不仅可以加速愈合,同时还能防止伤口受到外界细菌的感染,为伤口的愈合提供了帮助;目前使用的固定带结构简单,仅是进行简单捆绑不仅很容易松动,而且在调节捆绑的松紧时极为不便,另外,医护人员在进行术后伤口护理时,需要经常进行反复拆除和捆扎操作,极为麻烦,并且在反复的拆卸和包扎时,容易对伤口附近的肌肉产生拉扯,严重影响了创口的复原速度。不仅使得医疗效果变差,同时还影响了病人的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外科术后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胸外科术后固定装置,包括左承接框和右承接框,以及左承接框和右承接框两端相互之间连接的连接胶条,所述左承接框和右承接框相对一侧的中部均开设有长条形的开槽,其左承接框和右承接框上的开槽两端均延伸至左承接框和右承接框两端的连接胶条位置处,所述左承接框上的开槽内通过固定钉固定有一金属夹条,该金属夹条与开槽之间固定有一弹性布片,所述右承接框上的开槽内等距离固定有第一挂环,所述弹性布片靠近右承接框一端的底部对应第一挂环的位置处固定有第一挂钩,所述弹性布片的底部通过双面魔术粘贴片固定有医用包扎棉饼,所述左承接框和右承接框外侧的两端及中部位置均一体成型有连接卡口,该连接卡口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头,所述左承接框上的连接头内侧固定有束带一,右承接框上的连接头内侧固定有束带二,所述束带一和束带二的中部均缝合固定有防护垫片,所述束带一远离左承接框一端的正面固定有呈竖直状排列的第二挂环,该第二挂环不少于四排,所述束带二远离右承接框的一端对应第二挂环的位置处固定有呈竖直排列的第二挂钩。
优选的,所述连接胶条的内腔贯穿有加强丝,该加强丝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承接框和右承接框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弹性布片的内部均匀开设有透气孔,其弹性布片的形状与左承接框和右承接框配合连接胶条构成的框体形状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双面魔术粘贴片呈“回”形结构,所述医用包扎棉饼的两侧与连接胶条相贴合,其医用包扎棉饼的两端则分别与左承接框和右承接框的内侧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左承接框为“[”型结构,右承接框为“]”型结构,左承接框和右承接框的大小相一致,且左承接框与右承接框之间为相对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波,未经胡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35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产科术后护理绷带
- 下一篇:环腰折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