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实现小插深精密测量的测温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93059.3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5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林;杨烁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精微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外壳 测温 焊点 热电偶丝 过线孔 绝缘 测温元件 精密测量 面焊接 裸丝 热端 测量 | ||
一种可实现小插深精密测量的测温元件,包括热电偶丝、传感器外壳,其特征是:所述传感器外壳测温面设有多个绝缘过线孔,所述热电偶丝由内至外分别插入对应的绝缘过线孔,且热电偶丝对应绝缘过线孔部位为裸丝;所述热电偶丝热端与对应的传感器外壳测温面相平或突出于对应的传感器外壳测温面,并与对应的传感器外壳测温面焊接一起形成焊点一、焊点二,通过焊点一、焊点二实现传感器外壳外表面测温。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测量误差小,彻底解决了小插深测温场合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测量的传感元件,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小插深精密测量的测温元件。
背景技术
测温元件是工业中测量温度时用的产品,目前市场上的测温元件一般包括:保护管、设置在保护管内的热电阻或热电偶。将热电阻(Pt100)或热电偶放置在保护管中,将保护管置于温场内进行测温。有些场合为了远传或提高测量精度可配接变送器模块,如下图1所示,测温元件装在保护管内实现对外界介质测温。这种测温原理实际是通过测量传感器外壳端内腔的温度来实现对保护管外介质温度的测量,但对于小插深保护管(保护管长度<300mm)时,保护管内腔的温度≠保护管外介质温度,存在很大误差,如表1。
表1
从表1看出,当插深L1=70mm时-50℃误差+8.7604℃,200℃时误差-11.6077℃。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量误差小的可实现小插深精密测量的测温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实现小插深精密测量的测温元件,包括热电偶丝、传感器外壳,其特殊之处是:所述传感器外壳测温面设有多个绝缘过线孔,所述热电偶丝由内至外分别插入对应的绝缘过线孔,且热电偶丝对应绝缘过线孔部位为裸丝;所述热电偶丝热端与对应的传感器外壳测温面外表面相平或突出于对应的传感器外壳测温面外表面,并与对应的传感器外壳测温面外表面焊接在一起形成焊点一、焊点二,通过焊点一、焊点二实现传感器外壳外表面测温。
进一步优选,所述传感器外壳测温面位于传感器外壳头部,且在传感器外壳侧壁外表面设有集热翅片,以提高传感器外壳内腔温度,从而减小因传感器外壳与外界介质热交换效应导致的测量误差。
进一步优选,所述绝缘过线孔数量与热电偶丝根数相等。
进一步优选,所述热电偶丝为裸偶丝。
进一步优选,所述热电偶丝为电缆型热电偶且由线芯和设置在线芯上的绝缘材料层构成,所述线芯为多股或单股热电偶。
进一步优选,所述热电偶丝位于壳体内部位为盘绕状,并用绝缘胶灌封,能进一步减小测量误差。
进一步优选,所述热电偶丝热端突出对应的传感器外壳测温面1-10mm,提高测量精度。
进一步优选,所述焊点一、焊点二表面设置不锈钢表层,更好地保护焊点。
进一步优选,所述绝缘过线孔是由设置在绝缘过线孔内壁上的绝缘陶瓷管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由于在传感器外壳测温面设有绝缘过线孔,所述热电偶丝的对应绝缘过线孔部位为裸丝且由内至外插入绝缘陶瓷管,热电偶丝的热端与传感器外壳测温面外表面焊接在一起形成焊点一、焊点二,通过焊点一、焊点二实现传感器外壳外表面测温,当焊点一、焊点二温度一致时,根据中间导体定律,相当于中间导体不存在,即通过测量传感器外壳测温面外表面温度来实现对传感器外壳外介质温度的测量,测量误差小,可实现精密测量,彻底解决在小插深测温场合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测温元件安装在传感器外壳内实现对外面介质测温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精微仪表有限公司,未经锦州精微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30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爆型动态表面热电偶
- 下一篇:一种锅炉温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