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余热回收供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91771.X | 申请日: | 2018-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7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昕宇;周瑀涵;魏邦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F28F27/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单玉刚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孔 塔体 承载板 烟气 烟气余热回收 供热装置 冷水管 热能量 热水管 条形槽 喷射 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 顶端侧部 顶面中心 多次重复 能量回收 喷射状态 出烟口 环保性 进烟孔 体积小 变小 底面 顶面 回收率 穿过 体内 回收 转换 流动 流通 | ||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供热装置,包括塔体,塔体的底面开设进烟孔,塔体的顶端侧部开设出烟口,塔体的顶面中心位置开设第一透孔,塔体的顶面开设数个第二透孔,第二透孔位于第一透孔的四周,第一透孔内设有冷水管,冷水管的顶端从第一透孔内穿过,塔体内设有数个圆形的第一承载板、数个圆形的第二承载板和一个圆形的第三承载板。烟气上升通过数个第二条形槽时,流通面积变小,流动速度加快,从而形成喷射状态,能够喷射在对应的热水管上,也能够形成烟气的聚集,加快热交换,烟气继续上升通过数个第三条形槽喷射在对应的热水管上,多次重复进行能量回收,使热能量转换更加充分,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了热能量的回收,体积小,回收率高,环保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余热利用及节能环保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烟气余热回收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燃煤锅炉燃烧及工业焙烧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高温烟气往往带走炉子供热的20~50%,造成大量的热能量的浪费,现有的烟气余热回收供热装置多为直立的水管与烟气接触进行热能量的转换,装置内的水管过短使能量转换不充分或整个装置过大,笨重,占用空间大,能量转换率低,环保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回收供热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供热装置,包括塔体,塔体的底面开设进烟孔,塔体的顶端侧部开设出烟口,塔体的顶面中心位置开设第一透孔,塔体的顶面开设数个第二透孔,第二透孔位于第一透孔的四周,第一透孔内设有冷水管,冷水管的顶端从第一透孔内穿过,塔体内设有数个圆形的第一承载板、数个圆形的第二承载板和一个圆形的第三承载板,第三承载板的侧壁与塔体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第三承载板的顶面开设第三透孔,第三透孔与第一透孔的中心线同轴,第三承载板的顶面开设数个第一条形槽,第一条形槽的底面与外界相通,数个第一条形槽均匀分布与第三透孔的四周,第二承载板位于第三承载板的上方,第二承载板的外周侧壁与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承载板的顶面开设第四透孔,第四透孔与第一透孔的中心线同轴,第二承载板的顶面开设数个第二条形槽,第二条形槽的底面与外界相通,数个第二条形槽均匀分布于第四透孔的四周,第二条形槽的外端开设第五透孔,第二承载板的上方设有第一承载板,第一承载板的侧壁与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承载板的顶面开设第六透孔,第六透孔与第一透孔的中心线同轴,第一承载板的顶面开设数个第三条形槽,第三条形槽的底面与外界相通,数个第三条形槽均匀分布于第六透孔的四周,第三条形槽的内端开设第七透孔,第一承载板的上方依次交叉设有第二承载板和第一承载板,冷水管的底端分别从第四透孔和第六透孔内穿过,冷水管的底端固定安装多向分水阀,多向分水阀位于第三透孔的上方,多向分水阀的出水口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多级S型的热水管的底端,数个热水管的中部分别从对应的第五透孔和第七透孔内穿过且热水管的中部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条形槽、第二条形槽和第三条形槽的上方,热水管的顶端分别从对应的第二透孔内穿过,热水管的顶部固定安装集水器,集水器的输出口通过管道与外部相连。
如上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回收供热装置,所述的第五透孔和第七透孔内分别设有防滑环,热水管分别从对应的防滑环内穿过。
如上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回收供热装置,所述的第一条形槽、第二条形槽和第三条形槽均为喇叭口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进烟孔向塔体内输入烟气,通过冷水管的顶端向塔体内输入冷水,冷水管的底部固定安装多向分水阀,通过多向分水阀将一根冷水管转换为数根多级S型的热水管,有效烟气与增大热水管的接触面积,烟气首先通过数个第一条形槽喷射在对应的热水管,烟气上升通过数个第二条形槽时,流通面积变小,流动速度加快,从而形成喷射状态,能够喷射在对应的热水管上,也能够形成烟气的聚集,加快热交换,烟气继续上升通过数个第三条形槽喷射在对应的热水管上,多次重复进行能量回收,使热能量转换更加充分,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了热能量的回收,体积小,回收率高,环保性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17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形管换热器尾部支撑结构
- 下一篇:套管组合式换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