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水管道的检测装置和排水管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8901.4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4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冠泽;刘明宇;刘佳;郭静;袁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G08C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管道 数据集中器 检测装置 网络模块 信息采集模块 排水管道系统 数据处理中心 压力采集模块 本实用新型 输入端连接 依次连接 输出端 检测 排水技术领域 压力感应部 存储模块 淤塞 第一端 水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排水管道的检测装置和排水管道系统,其中,排水管道的检测装置包括多个信息采集模块、多个网络模块、数据集中器和数据处理中心,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压力采集模块和存储模块,压力采集模块上设有用于检测排水管道的水压的压力感应部,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网络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多个网络模块依次连接后的一端与数据集中器的第一端连接,多个网络模块依次连接后的另一端与数据集中器的第二端连接,数据集中器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中心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道的检测装置能够方便地检测排水管道的淤塞情况,进而提高了排水管道的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排水管道的检测装置和排水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排水管道承担着居民生活污水、雨水的汇集和排放等功能。现有的排水管道由于雨水中夹杂着的杂物(如塑料袋和淤泥等杂物)容易引起排水管道内的淤塞,从而造成积水回流且影响道路交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安全出行,因此有必要对排水管道的淤塞情况进行检测。目前,针对排水管道内部的淤塞情况的一般通过潜望镜检测(QV检测)、管道闭路电视检测(CCTV检测)或声呐检测,但是以上检测方式均需要人工逐一打开井盖,并将一些检测设备放入管道内部,再通过人工判读检测图像或信号来判断排水管道的淤塞情况,因此这种检测方式无法做到实时检测,从而导致无法及时地发现淤塞的排水管道,因此不便于维护排水管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水管道的检测装置和排水管道系统,其能够方便地检测排水管道的淤塞情况,提高排水管道的检测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水管道的检测装置,包括多个信息采集模块,多个网络模块、数据集中器和数据处理中心,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压力采集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压力采集模块上设有用于检测排水管道的水压的压力感应部,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网络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多个所述网络模块依次连接后的一端与所述数据集中器的第一端连接,多个所述网络模块依次连接后的另一端与所述数据集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数据集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处理中心的输入端连接;其中,多个所述网络模块与多个信息采集模块均为一一对应的关系,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排水管道的尺寸信息和安装位置信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水管道的检测装置,通过压力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和存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网络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多个网络模块依次连接后的一端与数据集中器的第一端连接,多个网络模块依次连接后的另一端与数据集中器的第二端连接,以实现网络模块将压力采集模块检测的水压信息、对应的排水管道的尺寸信息和安装位置信息传输至数据集中器,并通过数据集中器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中心的输入端连接,以实现数据集中器将网络模块传输的信息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以避免通过人工逐一打开井盖进行排水管道检测,从而能够方便地检测排水管道的淤塞情况,进而提高了排水管道的检测效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数据集中器的数量为N个,且N个所述数据集中器的数量小于多个所述网络模块的数量,多个所述网络模块构成N个网络总模块,每一所述网络总模块的多个所述网络模块依次连接后的一端与所述数据集中器的第一端连接,每一所述网络总模块的多个所述网络模块依次连接后的另一端与所述数据集中器的第二端连接,N个所述数据集中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中心的输入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和所述网络模块集成为一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力采集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存储模块包括FLASH芯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网络模块、所述数据集中器和所述数据处理中心之间的连接通过双绞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89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城市的园林雨水利用系统
- 下一篇:市政排水排污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