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8520.6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0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吕加平;何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加平;何相华 |
主分类号: | C10L1/00 | 分类号: | C10L1/00;C10L1/14;C10L1/12;B01F13/10;B01F3/08;B01F3/0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黄丽 |
地址: | 42200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泡发生装置 微纳米气泡 制备装置 连通 本实用新型 氧气发生器 液体燃料 储液器 进气口 添加剂储存器 保障安全 防回火阀 火灾发生 出料管 出料口 进气管 进液管 进液口 溶解氧 串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该制备装置包括添加剂储存器、储液器、气泡发生装置和氧气发生器,储液器通过进液管与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氧气发生器通过进气管与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气泡发生装置的出料口连通出料管。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有利于使微纳米气泡液体中得到大量气泡氧和溶解氧,装置通过串接防回火阀,可防止火灾发生,保障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燃料雾化燃烧及微纳米气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液体燃料燃烧是将液体燃料喷雾燃烧,喷雾燃烧就是一颗颗小燃料液珠燃烧,由于小液珠中不含氧气,燃烧时只能从液珠表面一层层向中心燃烧,燃烧速度慢,造成燃烧不充分,特别是对于高黏度燃料(如润滑油、渣油、杂醇油等),更会造成大量黑烟排出,浪费能源,污染环境。
微纳米气泡是指直径在数十纳米至50微米之间的微小气泡,其比表面积大、能量高,目前对微纳米气泡水的研究较多,而研究微纳米气泡燃料的还未见报道,原因如下:一是未想到;二是微纳米气泡燃料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特别是低分子油、醇、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尤其是微纳米气泡燃料的技术空白,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该装置制备的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在喷雾燃烧时,由于液珠内含有微纳米氧气气泡和溶解氧,燃烧时液珠里外同时燃烧,并产生微爆,使燃烧速度加快、燃烧更完全、排污减少、且热效率显著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包括添加剂储存器、储液器、气泡发生装置和氧气发生器,所述添加剂储存器与储液器连通,所述气泡发生装置设有进液口、进气口和出料口,所述储液器通过进液管与所述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氧气发生器通过进气管与所述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泡发生装置的出料口连通出料管。
上述的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中,优选的,所述储液器开设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添加剂储存器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添加剂阀,所述第二进口通过第二管道与供液泵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器和第一进液阀,所述第一出口通过进液管与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进液管上依次设有第二进液阀和防回火阀,所述进气管上依次设有气阀、气体流量计和防回火阀,所述出料管上依次设有出液阀和防回火阀。
上述的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中,优选的,所述储液器开设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添加剂储存器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添加剂阀,所述第二进口通过第二管道与供液泵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器和第一进液阀,所述第一出口通过进液管与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进液管上设有第二进液阀;
所述储液器还设有第三进口、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所述第三进口通过第一出料管与气泡发生装置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上设有出液阀,所述第二出口通过第二出料管与出料泵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料管上设有出液阀,所述出料泵的出口连通第三出料管,第三出料管上设有防回火阀,所述第三出口连通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
所述进液管上设有气液三通,所述气液三通的中间连通口连通进气管,所述气液三通的左连通口和右连通口均连通进液管。
上述的微纳米气泡液体燃料的制备装置中,优选的,所述储液器通过第一进液管与高压泵连通,所述高压泵通过第二进液管与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上依次设有第一进液阀和防回火阀,所述进气管上依次设有气阀和防回火阀,所述出料管上设有防回火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加平;何相华,未经吕加平;何相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85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煤气净化回收设备
- 下一篇:一种轻能燃气发生装置